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评价”相关结果1203
      2025第三届中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5-02-13

      生产控制技术固废基胶凝材料配套外加剂制备与应用包括:早强、调凝、抗裂、降粘、增稠等工作性和耐久性提升固废基胶凝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及标准体系建设包括:道路工程、充填工程、固化工程、海洋工程、预制构件及制品等固废基胶凝材料碳排放核算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来源:昆明市政府2025-02-11

      新改扩建“两高一低”项目要严格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5-01-20

      水泥行业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三大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6%、17.1%、19.3%,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13%。

      两部门印发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并开展对标新(改)建的通知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1-13

      此外,还应明确到2030年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改建项目应明确在现有基础上的降碳目标。三、建设内容结合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内容及方案。着力挖掘污水污泥处理全流程减污降碳潜力,打通能量回收与资源循环链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适时对遴选出的绿色低碳标杆厂开展抽查复核、绩效评价等工作。对不符合标杆要求的,及时调整退出。

      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2025-01-08

      根据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完成配额清缴履约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太仓生态环境局等参与)(三)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来源:上海市政府2025-01-06

      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4.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改造,试点研究制定区级建筑领域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

      中建环能一项污水脱氮新技术荣获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来源:中建环能2025-01-03

      本项目面向污水处理技术绿色升级与低碳发展需求,针对传统深度脱氮技术高度依赖外加有机碳源、脱氮成本高、系统运行复杂等问题,以及自养脱氮技术环境适应性差、效率低等不足,从功能材料研发、工艺调控技术研究、适配装备开发、碳排放及生态安全评价四方面突破创新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12-27

      稳步开展碳排放总量及强度数据核算,开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统计研究。探索建立省级碳普惠制度体系,推动开展碳普惠创新实践。...一、实施绿色转型发展提速行动(一)主要目标到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12-24

      但与此同时,受西电减送等因素影响,我省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仍滞后于时序进度,节能降碳形势较为严峻,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任务仍然艰巨。...《行动方案》提出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重点领域行业节能降碳量等具体目标。

      来源:毕节市人民政府2024-12-19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评价等相关要求,并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广东省政府2024-12-11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宁夏生态环境2024-12-03

      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五)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八)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十二条自治区依法实施下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四)

      来源:中国环境2024-11-29

      龙岗分站首次建立实验室能源和碳排放在线监测和数据展示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能源消耗,实现对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精确跟踪和统计分析,助力实验室各部门碳排放绩效考核,同时系统还集成了用电安全监测与漏电检测功能

      来源:红河州人民政府2024-11-25

      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产业规划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节能审查、产能置换、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有关要求,积极推行清洁运输方式。

      来源: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11-08

      根据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完成配额清缴履约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参与)(三)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2024-10-30

      推动金融机构完善碳核算方法,建立企业碳排放数据库。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企业碳排放信息、碳减排效果、esg信息披露质量、第三方环境信用评价等环境绩效纳入授信审批管理流程,采取差别化的授信与定价。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4-10-28

      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出席发布会,并回应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路透社、中国冶金报、世界金属导报等媒体记者对于如何“破内卷”、钢铁需求新变化、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低碳排放评价方法

      来源:乌兰察布市政府2024-10-18

      坚持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加大工业用煤替代力度,严控新增耗煤项目。增加清洁电力供给,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碳达峰等要求,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鄂尔多斯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来源: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4-10-17

      通过三年试点建设,污染物和碳排放核算和监测基础能力显著提升,探索形成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分激发企业自主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的主动性,碳排放强度下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进展,

      《南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发布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2024-10-16

      建立南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年度评价。...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组织年排放2.6万吨及以上当量二氧化碳(或年消耗1万吨标煤)的电力、化工、钢铁、水泥企业,在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报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企业碳排放数据现场核查,摸清企业碳排放底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