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蓝色经济广义上其实就是循环经济,它与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关联度极高。以水技术变革为中心,调整经济运行模式并提升社会普遍接纳程度乃未来水技术向蓝色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蓝色经济下的水技术变革既不是对现有工艺的否定,也不提倡盲目求新,而是“强迫”人类不断向大自然取经,让人类自身发展再次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 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 Research》区域主编(Editor)。
对此,需要重新审视原生态文明下的朴素“技巧”与现代文明中的高技术。顺应自然、敬畏生态是发展蓝色经济的全部内涵。为此,我们应以遵循自然水文循环为前提,在水量上忌“巧取豪夺”、水质上要“完璧归赵”。蓝色经济的实现其实技术并非关键,关键是人们的意识和观念,特别是官智的作用。只要官智打开,便可制定出符合生态原则的政策/法规和经济奖惩措施,才能调动水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对发展蓝色经济的积极性和接纳程度。
万物生长皆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水、营养物、能源这三种基本要素。其中,营养物与能源之间的相互串联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而水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溶剂与基质无疑在这一串联的循环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一个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总是会被输入到另外一个过程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系统中应该是没有废弃物产生的。蓝色经济的概念便由此而出。蓝色经济,从生态设计角度出发,在生态系统中寻找改变高度浪费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之灵感,像大自然一样将营养物和能源串联利用,以保持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实,蓝色经济在广义上指的就是循环经济,它撇弃对废物的传统认识,提出一种模拟自然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人类对自身需求所做出的反应。与传统经济模式和绿色经济相比,蓝色经济具有4个显著特点:创造就业机会、创造经济价值、模拟生态系统与零排放。显然,蓝色经济与环境产业未来趋势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地球上的自然水文循环首先是万物生长皆离不开的最基本要素(基质);其次,水又充当着生物所需养分与能量的溶剂和传输介质。然而,因人口增长、财富积累、气候变化、以及社会对清洁产品的迫切需求与资源有效利用等等,地球目前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水资源危机大挑战。
一方面,满足增长需求并避免全球灾难性水危机需要水技术变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水技术行事方式的某些变革。这些推动/供给与拉动/需求因素理论上应齐头并进,但是,现实中缺乏的却是体制—经济协调与管理架构。此外,尽管在诸如循环经济等一些概念上增加了一些政策与政治方面的兴趣,但是,基于面向“蓝色经济”的成本效益与有效经济政策手段之显见转变策略似乎还未真正出现。
1水与蓝色经济
长期以来,水行业偏公益性,鲜与经济发展挂钩。然而,现今地球水资源问题不断加剧,并逐渐演变为遏制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加之,人类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导致资源与能源过度消耗,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急需向蓝色经济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水行业与蓝色经济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如图1所示。
水行业与蓝色经济之间存在多元素、跨学科,互相关联的内在关系,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城市、农村水系统基础设施与技术理念转变和技术变革是向着蓝色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1 水行业与蓝色经济相关关系
宏观上,蓝色经济下的水技术变革应基于好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等软性环境。微观上,水技术的研发应回顾人类文明中所创造出的原生态文明习惯,并以现存技术手段尽可能恢复和保护人类几千年来所缔造的、具有朴素可持续性的原生态文明。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