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膜系统结垢和污堵预防
实践中易发现问题:
1、超滤连接管路破损和膜物理损伤,造成SDI暴涨,观测到滤芯被短时堵塞,变形。
预防措施:观测超滤膜产水,有无气泡,肉眼不见物,压力表是否异常。其二观测微滤前后的压差,压差变大即表明污垢发生,其三建议定期更换和检查微滤滤芯
2、阻垢剂不及时加或过量加,由于阻垢剂为稀释,无色,经常会发生运行人员忘记加,抽查方法是测桶内PH值,阻垢剂一般为酸性,另外卷式膜机组一般是纳滤和反渗透共同使用{串联}不同水质加入阻垢剂量不同,纳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应加多,而后面的反渗透应加少
3、洗膜用酸碱顺序
由于硝化反硝化反应带来碱度的变化,进入膜车间的水质往往会发现碱性不足,酸性过多,当碱洗时短时PH上升,会造成结垢,如果先酸性洗,后碱洗就会固垢堵塞造成膜通量降低。
4、酸洗预洗的作用原理分析
当长时间膜未清洗,许多金属离子吸附在膜面,当开始酸洗时用较高浓度H+遇上金属离子会大量析出,冲洗过程中会卡在膜孔中,造成通量降低。
因此酸洗膜应分成两个时间段,进行预冲洗时间不易超过15分钟并将含有大量金属离子的污堵物直接排除清洗系统。
5、预防性清洗时应用于渗沥液深度处理的膜机组通常用的方法
对膜进行预防性清洗来控制结垢问题,此时系统并不需要进行软化或加化学品阻垢剂。1-2年左右就考虑更换膜元件,清洗时打开浓水阀门,作低压冲洗,设置清洗间隔短的模式要比长的模式,常用每运行30分钟低压冲洗30秒。通常还沿用废水处理中批操作模式,即在每批操作之后清洗一次膜元件(通俗说停机冲洗)
6、调整操作参数
当其他结垢控制措施不起作用时,必须调整运行参数,以防止产生结垢问题,因为保证浓水中难溶盐浓度低于溶度积,就不会出现沉淀,这需要通过降低系统回收率来降低浓水中的浓度。
溶解度还取决于温度和pH值,水中含硅时,提高温度和pH可以增加其溶解度,二氧化硅常常是唯一考虑需要调节这些运行参数以防止结垢的原因,因为这些参数的调节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提高其他结垢的风险(如高pH下易发生碳酸钙沉淀)。
7、硅结构的发生大多数为水中存在铝或铁,推荐使用1μm滤芯,同时采取预防性的酸性清洗措施。
pH值低于7可增加硅溶解度。
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酯阻垢剂也可增加二氧化硅的溶解度。
8、细菌的一般尺寸为1-3μm。选用1μm滤芯对细菌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一旦出现生物污染并产生生物膜,清洗非常困难。因为生物膜能保护微生物受水力的剪切力影响和化学品的消毒作用,此外,没有被彻底清除掉的生物膜将引起微生物的再次快速滋生。
11、浓缩液处理
浓缩液是渗滤液通过“MBR膜生物反应系统+纳滤/反渗透”工艺后,在纳滤或者反渗透工序产生的浓缩液。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浓缩液的色度极高,达到600倍标准色以上,色素分子顽固,传统生物方法无法去除。
2)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是MBR生化系统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按照GB16889-2008的要求,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一个难点。
3)浓缩液内污染物为大量无机难溶盐离子。由于在进水中添加了阻垢剂而将成垢离子维持在较高的过饱和度下而不结垢析出,因此浓缩液中包含了含有阻垢剂成分在内的大量无机难溶盐离子(Ca2+、Ba2+、CO32-、SO42-、HCO3-)。
此前浓缩液处理方式为外运至消纳站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要求,浓缩液要在场内进行处理才能排放,要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二级排放标准。
主体工艺选择:
与渗滤液相比,浓缩液的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极差,对应的处理技术要求更高。对浓缩液的处理,目前采用的处理措施有回灌、蒸发及化学氧化法等。回灌法只是权宜之计,长期的回灌会使填埋场的渗滤液盐含量增加,日积月累只会使问题逐步复杂化;蒸发法也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挥发出的污染物成了大气污染源,且蒸发后残余的渣液还要固化填埋,再加上蒸发系统的投资费用高运维费用高故障率高等,这些因素使得蒸发技术很难普及推广。
近年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AOP)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已经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工艺发展的一种趋势。
近期的小试实验采用了高级氧化组合中高效并且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的“臭氧+活性碳”的氧化工艺,同时,在高级氧化处理之前,增加了“混凝+气浮”的预处理工艺。
先将浓缩液进行预处理,利用混凝气浮的方法去除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然后在臭氧高级氧化处理阶段,利用臭氧及其水解产生的活性羟基的强氧化性彻底分解去除剩余顽固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充分发挥了加药混凝工艺对大分子污染物去除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也充分发挥了臭氧高级氧化工艺对难降解小分子污染物处理的经济性,使整个系统的效能和性价比达到最佳水平。
污泥处置:气浮机的浮渣经过刮渣装置排出系统后,经过管道排入现行的污泥沉淀池,使用现有的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污泥送填埋场填埋,产生的清液返回渗沥液调节池。
12、展望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易变化的污水,人们对渗滤液的处理仍一直处于探索中,为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多用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在组合工艺中多根据单一工艺的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选取。
对于物理化学处理多用于前期预处理为后续的处理降低负荷;对于生物处理,多为渗滤液处理的关键,能较大幅度去除渗滤液中污染物;而膜处理常常是后续的深度处理。
“MBR+膜深度处理(NF/RO)”组合工艺是生化与膜技术的完美结合,该工艺流程简单、调试周期短,易于操作管理,此外该组合工艺有着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的优点,是一套性价比较高的组合工艺。但是,浓缩液处理方式是渗滤液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渗沥液处理项目在实际的选取运行和建设中,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多需经过经济上、技术上等条件的对比后确定下来。
对于一些经济和实际条件等因素许可的情况下,可在垃圾填埋场单独建立成套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经济条件尚不发达或实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可采用经过预处理再排入城市污水厂进行合并处理的方案。
总体来说,场内预处理,场外合并处理是一项相对较理想的处理方式。场内预处理可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场外合并处理不但借用城市污水中营养物质又可利用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渗滤液的合并处理时要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