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排放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要求需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排放要求。在未制定排放要求的农村地区,建议参考表1-4的相关排放标准,根据排水去向确定排放要求。
表1-4农村污水排放的相关参照标准
2排水系统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农村排水系统除了减少随意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应以充分收集和利用水资源为目标,雨水和生活污水应实行分流排放,生活污水排量集中的区域,应用管网或沟渠收集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作为灌溉的水源。
2.1农户庭院排水
西北部地区农户庭院排水应以方便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厕所、厨房污水和庭院养殖废水与洗涤废水宜分开收集。厕所、厨余污水和庭院养殖废水需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再进入排水管道。洗涤用水污染物含量较低,滤除较大悬浮物后进入排水管道。污水排放系统可参见图2-1。
图2?1西北地区农户院落排水系统示意图
化粪池可单户设置,也可相邻住户集中设置。化粪池须进行防水处理,并应定期清淘维护,清淘出的固形物可堆肥处理后施用农田,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力。化粪池前的排水管直径在110mm以上。其他排水管道通常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管径在75mm以上,在转弯处设置检查清扫口。
2.2村落排水
西北地区的地域广阔,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村落排水应考虑尽量充分收集,综合利用。排水工程建设应以批准的村镇规划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投资较少、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的排水系统。村落排水管渠的布置,应充分考虑村落的格局、地形情况等因素。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除,污水通过管道或暗渠收集处理后排放;雨、污水均应尽量考虑自流排水。
新建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应实行分流制,通过管道或暗渠收集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资源化利用,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明渠排至就近的池塘或水窖。旧村庄的改扩建,已建合流制管网,可采用截流方式将污水送入处理设施;新建改建部分在污水处理设施前尽可能实行分流制。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排水设施的施工方法可参考《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西北大部分区域干旱缺水,日照时间长,生活污水处理应尽量与资源化利用结合,有条件的地区,污水处理设备的动力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根据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特点,以及当地经济和技术状况,本指南重点介绍几项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和运行成本低的适用技术,包括污水预处理技术(化粪池、沼气池)、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氧化沟)和生态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等。其它能达到处理要求并与西北地区技术与经济相适应的污水处理技术也可以在该地区应用。
3.1化粪池
3.1.1概述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以去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的污水初级处理设施。污水通过化粪池的沉淀作用可去除大部分悬浮物,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可降解部分有机物,池底沉积的污泥通过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农用。通过化粪池的预处理可有效防止管道堵塞,亦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负荷。
化粪池的优点:化粪池具有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无能耗、运行费用省、卫生效果好、维护管理简便等优点。
化粪池的不足:沉积污泥多,需定期进行清理;综合效益不高;污水易渗漏。化粪池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技术单元进一步处理。
化粪池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初级处理,特别适用于厕所的粪便与尿液的预处理。
3.1.2类型和结构
化粪池根据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砖砌化粪池、现浇钢筋混凝土化粪池、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热塑性复合材料化粪池等。根据池子形状可以分为矩形化粪池和圆形化粪池。根据池子格数可以分为单格化粪池、两格化粪池、三格化粪池(如图3-1所示)和四格化粪池等。
根据农村的水质和水量特点,宜采用两格化粪池或三格化粪池。
图3-1三格化粪池典型结构示意图
3.1.3设计事项
化粪池的具体设计可参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农村化粪池设计应考虑以下事项:
(1)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化粪池须进行防水、防渗设计。
(2)化粪池的设计应与村庄排污和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考虑设计,使之与排污或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便充分发挥化粪池的功能。
(3)化粪池的平面布置选位应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情况和基底处理方法,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基坑护坡塌方等问题。
(4)化粪池距地下给水排水构筑物距离应不小于30m,距其他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5m,化粪池的位置应便于清掏池底污泥。
(5)农村化粪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选48h或以上。
(6)当化粪池污水量小于或等于10m3/d,首选两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65%~80%,第二格容积占20%~35%;若化粪池污水量大于10m3/d,一般设计为三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的50%~60%,第二格容积占20%~30%,第三格容积占20%~30%;若化粪池污水量超过50m3/d,宜设两个并联的化粪池;化粪池容积最小不宜小于2.0m3,且此时最好设计为圆形化粪池(又称化粪井),采取大小相同的双格连通方式,每格有效直径应大于或等于1.0m。
(7)化粪池水面到池底深度不应小于1.3m,池长不应小于1m,宽度不应小于0.75m。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