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从长江洪水看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影响

2016-07-13 10:37来源:土壤与环境作者:龚子同关键词:土壤侵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治水同时应治土、护土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圈脆弱的薄层。土壤的生成很缓慢,一般可能2万年才形成1m土层。土壤具有位置和数量的固定性,也无法从外地进口。因此,可认为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倍加珍惜。

土壤和水的关系至为密切。早在春秋战国前期,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和掌握了水、土之间的辨证关系。

据《吴越春秋?吴大伯传》记载,唐尧时代,有9年水灾,洪水泛滥,人民迁到山区居住。这时,唐尧聘请农学家教人民在山区区种(即穴种、窝种),以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

《汉书˙食货志》说,夏代禹受舜命,治水13年,平治水土,将全国土壤进行分类,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开渠进行排水和灌溉。这种治水与治土结合起来的思想至今还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998年我国南北遭受了特大洪水,从另方面警示我们:治水同时要治土。治水与治土结合,才有利于水利建没成果的巩固。

众所周知,1998年长江汛情次于1954年,一些河段的洪水量比50年代减少104m3/s,然而洪水位却比1954年高出几十厘米或一二米。这种现象与流域内森林过度采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泥沙量增加有直接关系。

目前长江河床正以每年1cm的速度抬高,长江也有成为“悬河”的危险,荆江汛期洪水位高出两岸地面8m以上就是事实。

由于河湖淤积,湖底河床抬高,水体容量减少,调蓄洪峰能力衰减,行洪不畅,即使水量不大也会形成较高的水位,出现“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局面。

吸取古今治理江河水患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出灾后治水不忘治土、护土,是在加强水利建设,提高防范洪涝灾害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把投资重点放在土地综合治理上。

3、治土和护土的主要途径

3.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长江上游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森林过度采伐,使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10%,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km2,土壤年总侵蚀量由以往的13亿t,增加到目前的15.6亿t,占全流域总侵蚀量(24亿t)的一半以上,相当于每年36万hm2耕地丧失了肥沃的耕作层。

林业部决定从1998年9月1日起禁止在上游地区砍伐天然林木,封山种树,到2000年把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这无疑是正确的。

为了实现把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建设好的目标,一方面要注意科学地造林绿化。首先必须对林种布局做出宏观规划,避免盲目性和投资的浪费。其次,要讲究造林方式,禁止炼山全垦造林,提倡条带化造林,以防止水、土、肥流失和空气污染。第三,要强调针、阔叶树种混交,乔、灌、草结合的人工多层植被,并根据坡度和土层厚薄进行树种选择和搭配。

另方面,陡坡退耕还林是个难题,因为一些贫困山区,几乎所有坡耕地都超过25度。为了解决群众赖以生存的口粮,建议先发展复合农林业,逐步做到退耕还林。

3.2 以小流域为单位,改坡耕地为梯田,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的坡耕地集中分布在上、中游广大山丘区,尤其是上游地区。这些农地水土流失剧烈,据对典型地区的调查,耕地的年侵蚀量占该区年土壤侵蚀总量的60%,严重制约了水库寿命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

但在川东地区,从1991年起贯彻水土保持法提出的“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实施以小流域为单位,坚持以坡耕地改造兴建基本农田为突破口,已取得初步成效。

据多点调查,其做法可归纳为:

(1)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缓坡地区,可实行粮草等高分带耕作,变长坡为短坡,以减缓径流;种植柑桔的坡地,可以开濠沟、大窝穴种植;

(2)根据地形特点,改坡耕地为梯田。首要条件是做好地块规划,确定地块高度,顶宽及边坡坡度。

(3)整治坡面水系,变害为利。为避免雨后坡面水乱流,造成地坎垮塌,在修梯田时一定要与整治坡面水系统一规划,同步进行。

原标题:从长江洪水看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侵蚀查看更多>长江流域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