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城市躲不开的雨水躲不过的灾 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2016-09-02 09:1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杨辉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矛盾

围河湖建设,降低城市蓄洪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武汉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填湖史。”2013年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曾指出,摊大饼式的发展终将带来“大城市病”。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围湖河造地、围海造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土地。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2的10年间,武汉市的湖泊由200多个缩减至了160多个。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武汉城市建设区总面积在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455.06平方公里到2011年的507.54平方公里,5年间面积增长了11.53%。

不仅是武汉,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为满足粮食需求,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被大规模围垦,湖泊湿地数量和面积迅速下降。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授陈家宽研究显示,湖北省天然湖泊数量已从1950年的1309个减少到2005年的979个,面积由8503平方公里减少为3025平方公里,减少超过一半。

类似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全国比比皆是。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从2009年~2013年,全市湿地总面积减少6000公顷,致使福州遇到暴雨天气就很容易发生内涝。

深圳市是一个典型的“围海造地”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建市以来至2013年,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湿地、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的6.5%。深圳也因此失去了80%的自然海岸线与75%的红树林湿地,深圳湾水体交互能力日益变弱,城市防洪河道发生很大的变化。

城市的硬化使得城市土地失去消化和吸纳大部分雨水的自然功能,城中大量雨水又必须往不断缩小的湖泊、河流、海洋中排走,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城市调蓄洪水能力成为不少城市的短板。

随着极端气候的出现,政府传统的城镇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开始跟不上形势。不少专家呼吁,中国城市要采用新式的自适应城市治理策略,引入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提高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这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武汉等城市在2015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首批海绵城市试点,获得数亿元国家财政补助。

除了3年前的130亿元治水决定外,2015年,武汉决定3年投入102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通过城区的河、湖、池塘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让雨水下渗、滞蓄、净化、回用。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吐出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告诉记者,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难以预测50年或者100年后的海平面、江河水位到哪里,这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留有更大的余地。

“现在新规划的城市应该主动沿着河道、湖泊和海岸线后退,给河流湖泊海岸线让出更大空间,便于城市洪水通过,解决城市‘一下雨就看海’的情况。”马向明说,同时城市沿着水道后退,可以给城市留出更大的风廊,加快城市风速,有助于解决城市日益严重的灰霾、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

对策

因地制宜,规划应考虑气候因素

极端气候频发,暴雨动不动就突破地方降水最强记录,给很多城市出了难题。

“内涝并不要紧,问题是我国城市面对气候灾难仍然是脆弱的,对于这方面的技术进步方向并不清楚,这才是气候变化战略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斯坦福大学博士生于洋说。

于洋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和财政状况,在各历史阶段,城市应承受不同程度和频度的内涝,“过度超前投资基础设施”对可持续发展并不一定有利。但我国迄今没有把气候变化适应和气候灾害应对放到和二氧化碳减排同等的战略地位,全国气候脆弱地图、行业普查也没有立项,这是需要改进的。

马向明说,武汉这些城市原本地势低,城市生活与到“城市来看海”这些现象在一段时期内还会共存。而花费130亿元做工程仅能解决小范围洪水,武汉这种特大型城市仅仅依靠工程无法解决淹水问题。一味依赖建设会带来高昂的城市成本,最终导致城市缺乏竞争力。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建设下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新契机

【注意啦】建设部4本海绵城市相关规范局部调整了!

原标题:城市:躲不开的雨水躲不过的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城市排水系统查看更多>排水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