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以绝对高票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堪称考察当下中国立法的一个典型标本,获得了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环境保护法》之一,也被誉为是中国环境立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新《环境保护法》在理念、原则和制度上有重要创新
《环境保护法》实际上起到了环境领域基本法的作用。基本法与部门法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前者重在建立、设计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后者则侧重制定具体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这次修订的一个重大亮点是引进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保护优先原则并设定众多制度支撑。
立法机关在修订过程中,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总则中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列入立法目的,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确定了“六˙五”环境日,首次将“保护优先”列为环保工作要坚持的第一基本原则,同时明确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为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并确保“保护优先”、“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落到实处,新《环境保护法》在分则中有一些制度上的安排和创新,即环境预警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评区域限批制度,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机制,环境监测制度,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等制度和政策。
这些制度和政策性规定,有的规定具体明确,有的只作原则规定,留下很大空间。比如环评区域限批制度,新《环境保护法》就作了明确规定,对于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这一制度的设立是与《行政许可法》相衔接,不能解读为行政惩罚措施。比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新《环境保护法》则仅作原则规定。是否要设立红线制度,如何设立这个制度,有很多不同意见,因而仅作原则规定,留下很大空间。
新《环境保护法》构建了环境治理新格局
新《环境保护法》强调权利义务的均衡性,进一步突出界定了政府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义务,同时明确了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环保的权利义务,构建了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为推动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
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关于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新《环境保护法》将其扩展增加为“监督管理”一章,强化监督管理措施,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但同时也规定了严厉行政问责措施。在授予新的监管权力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明确了基层环保部门下设的环境监察机构法律上的地位,授予其一定的执法权。
新《环境保护法》在界定、强化企业环境义务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针对环保法律违法成本低、威慑力不够的情况,该法提高了处罚标准, 规定了行政拘留,确立了环境连带责任,建立了信用档案制度,并创新性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权,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其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公众和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第五十八条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新《环境保护法》的一大亮点
重大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早规定在2013年1月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中。从该法施行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由于此项规定过于宽泛笼统,实践操作性较差,且缺乏相应司法解释予以细化,环境公益诉讼难以有效发挥。在此背景下,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在两个方面拓展环境公益诉讼,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二是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是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必将对我国今后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次修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公益诉讼做出总括式规定。一般意义上,环境公益诉讼可划分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者已通过《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纳入了民事诉讼体系,而后者的上位概念行政公益诉讼未被《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环境公益诉讼能否纳入行政诉讼范畴具有障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杨洪兰在会上分享了《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出现了骤降的趋势,社会组织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情况普遍突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法律根源上的问题,即《环境保护法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保标准化管理要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6月16日,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举办了新《环境保护法》下企业环境管理等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福建省环境管理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以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计划》《固废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作为背景,通过以案说法,
中国黄金集团是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中央企业,组建于2003年,目前集团所属企业在国内遍布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生产矿山企业46家、冶炼企业6家。截至2021年7月底,拥有矿业权271宗,面积8364平方公里。摆在中国黄金集团面前的环境大考才刚刚开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来帮忙,不只是监考,更多的是指导,帮助中国黄金集团答好这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考卷。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雅居乐环保集团朝“综合环境服务商”迈进的起始之年。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是“生态系统恢复”。雅居乐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精雕细琢宜居的环境,而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也是雅居乐于自然环境的责任所在。
6年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案件类型趋于多元,法规制度逐渐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取得长足发展。不过,在赔偿金管理和使用等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多年的老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实施。新环保法明确提
环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1.0时代:单体业务时代–在环保行业发展的初期,环保企业主要通过单一业务盈利,处于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某一个单独环节,如水务企业主要做污水处理或者供水2.0时代:复合商业模式和多元发展时代–
这两天,小编的交流群内有人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水处理设计从业人员,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不想从事设计了,又有哪些适合长期发展的单位可以来挑选呢?”说实话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小编我才疏学浅,就单瓶自己这十几年的从业经历来粗浅的谈一谈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吧,
政策发展篇一、政策前沿1、2000年2月23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当前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列入目录,拉开了国家鼓励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的序幕。2、2001年10月23日,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批准发布《城市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水务是事关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最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之一。我国自启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水务行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水十条”、中央环保督察、城市水质排名、河湖库湾长制、新环保法、环保税法、碧水保卫战、绿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4月17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决定接受龚正辞去山东省省长职务请求;决定任命李干杰为山东省副省长,决定李干杰为山东省代理省长。李干杰成为继陈吉宁之后,又一位赴地方任职的生态环境部部长。2017年5月,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赴京任职,现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近年来,还
殷中枢先生作为金融机构的行业分析人员及二级市场的股票从业者,长期从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来观察环保产业及金融市场的情绪波动,本次线上分享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启发环保行业的从业者如何顺势而为,并对未来拥有更为精准的判断。金融周期如何影响水务行业的投资逻辑近期标志性事件:3月6日,碧水源发布关
6月11日,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二批),《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污水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入选。【基本案情】河南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污水处理公司)负责处理河南省某县级市产业集聚区企业污水和生活废水,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入黄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给全市使用活性炭处理VOCs废气企业的一封信,以科学指导企业规范使用活性炭,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给全市使用活性炭处理VOCs废气企业的一封信您好!近年来,臭氧(O3)已成为导致我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污染物,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
黑龙江省发布2022年十大生态环境典型案例,详情如下:2022年,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24件,罚款9190万元。共办理配套办法措施案件89件,其中按日计罚案件2件、罚款802万元,查封扣押案件31件,限产停产案件11件,移送拘留案件23件,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2件。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质量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创十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四川各地系统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与成效,并纷纷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四川生态环境陆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征求意见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9月8日,陕西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陕西省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1月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月21日向我省反馈了《陕西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为确保
8月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用修复管理规定(试行)》,本办法2022年9月4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4年9月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用修复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沪环规〔2022〕6号各区生态环境局,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临港新片
3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4起优化执法方式典型案例,其中某污水处理厂因进水浓度升高导致总磷浓度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0.95倍,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厂处罚款人民币13.5万元。一直以来,关于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是否该被罚抑或说此情形是否“
近年来,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未来还将有哪些“大动作”?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25日说,“十四五”期间,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填补立法空白,并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开展环境法典编纂的相关工作。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7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江苏省保护和奖励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11月9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陈玉松通报了2021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并与执法局副局长王小飞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李艳主持,中央驻滇部分新闻媒体和省级部分新闻媒体,省生态环境厅各处室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发布会。
2024年4月9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烟台市开展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24日正式向烟台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烟台市贯彻落实第三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按要求予以公开。《整改方案》
【关键词】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划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融入法治监督体系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技术支持检察听证【要旨】检察机关办理江河湖泊等跨行政区划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以由上级检察机关统筹不同地方检察机关一体办案、综合履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效开展线索摸排和调查取证,依法开展行政公益
为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同机制建设,近日,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长春市公安局、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长春市水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等10家单位联合成立长春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
进入3月,又到了全国两会时间。根据安排,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共评选出《关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等58件好提案。根据《政协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杨洪兰在会上分享了《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放宽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出现了骤降的趋势,社会组织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情况普遍突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法律根源上的问题,即《环境保护法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和8项国家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42件,赔偿量化
9月25日,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该案是贵州省首例诉请清缴碳排放配额的案件。此案由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提起的兴义市某发电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湖南省益阳市环境与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广东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及山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等14个部门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筛查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磋商、修复、评估、监督、公众参与、赔偿资金管理、诉讼衔接等工作。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