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访谈正文

环保部谈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访谈实录)

2014-12-10 09:07来源:中国政府网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环境监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有网友问,基层监管能力和执法力量确实难以与国家层面的专家相提并论。建议每个企业能不能由专家进行会诊,然后再提出整改意见,环保监管人员再负责监督实施。还有网友蓝天百韵文,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弱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还网友说环保部门总是抱怨没执法能力,没办法管环境污染,需要多大的执法能力才能解决环境监管?《通知》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曹立平]四中全会要求,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大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通知》从三个方面对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出要求。 一是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工作机制,加强市、县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延伸监管执法触角,要求具备条件的乡镇及工业集聚区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人员。

[曹立平]二是强化执法人员资质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要求对现有执法人员全部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到2017年底前,现有执法人员要进行一次全面轮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对新进入人员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取,逐步优化执法人员结构。同时,要求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环境监管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和有利于监管执法的激励制度。这就为我们环境执法队伍指明了方向。

[曹立平]三是强化执法能力保障。要求保障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用车,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提出了使用移动执法的要求,到2017年,要求80%的环境监察机构都要使用环境执法系统,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信息化和科技手段运用,健全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全额保障范围。执法能力建设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环保系统广大基层工作人员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国家层面非常重视,现在全国有6万多支执法队伍,从2007年以来,国家持续给予很大投入,给我们环境执法队伍配备了相关执法装备、执法车辆,推进了全国监察队伍的建设。

[曹立平]同时也面临一些体制不顺方面的问题,比如执法队伍管理体制问题、人员身份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怎么保证执法车辆用车问题,基层环保部门都非常关心。《通知》应该说原则上给予了比较好的解决,比如标准化建设问题、执法用车问题都给予了明确要求,同时对相关部门也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和有利于监管执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适应我们执法的需要,解决当前环境监管任务和环境监管能力之间不够的问题。

[主持人]有网友问,环保法规制定标准可能落后于时代,也就是说许多年前制定的,有些还落后于国际标准,环境监管执法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环保法规,比如PM2.5在这个概念被披露之前我们国家只有PM10的标准,那我们国家在重新审定环保法规方面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曹立平]加强环境法规的标准制定,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重要任务,也是当务之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这也是我们着力正在办的一件事情。所以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已经通过,要报送人大审议。我们还要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还要修订环境污染评价法,同时还要制定排污许可条例和环境监测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且环境标准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这位网友提出的意见是对的,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更加便于操作性,而且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和质量改善的需要。

[主持人]最后再跟网友说几句

[曹立平]非常感谢网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支持、参与,我们也欢迎广大网友更加关注环保,更加践行环保,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贡献者,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实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主持人]谢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网友关注,下次节目再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境监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