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环保局长的“霾里霾外”

2015-01-21 11:53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陈璇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河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虚构没有抵达的地方,环保局长和政府领导之间的“博弈”在现实里上演

虚构世界里,吕局长被县长架空了以后,找个他的继任者成了县里的难题,这也令堂堂的胡县长觉得很没面子。

胡县长把环保局的3位副局长找来谈话,指定每个人主持环保局工作1个月,考察一下,看谁优秀,让谁接任。

其中一个被考察的副局长叫任京。当月,胡县长拉来了一个项目,要在县城边儿上批块地,建个化工厂。县政府办公室通知任京去开会,但他借口高烧住院输液,让环评科长替他去开会。

魔幻的情节发生了。环评科长把看大门老马头的电话给了县政府。在胡县长亲自主持的办公会上,议题就一个:各部门签字、盖章、走人。按照环评科长的要求,西装革履的老马头带着公章按时到会,按要求签字,按要求找对了盖章的地方,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仅用半个小时项目就批定了。

没想到,事后第3天,C市市长到环保局检查工作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在E县上报的某化工厂审批项目表上,不仅是环保局,土地局也是一样,两个单位盖的全是收发室收讫邮寄物品的证明章。

读到小说的这个段落时,江苏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的贺震会心一笑。当然,这个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情节纯属虚构,李春元也表示,“看门大爷盖公章是艺术化的夸张,现实生活里没有发生过。”

不过,贺震读出了夸张背后的现实意味。这位在环保部门工作将近10年的环保人评价《霾来了》:“抛开文学创作水平不谈,这部小说里很多情节都反映了现实。从环保工作角度来说,内容也比较专业。”

这是李春元、贺震以及更多环保官员不讳言的现实生态:前些年,环保局长处于“上压下顶”的尴尬位置。他们中流行着绕口令似的一句话“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这描述的是有些地方领导决定上的项目,如果有环境问题,环保局硬挡,坚持不同意,有可能被换岗甚至受处分;而想保住位子,则要服从上级领导的意志,触碰环保底线。

长期关注环境领域的《新环境》执行主编曹俊在报道里这样写道,“在很多地方,环保部门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跑项目环评……地市一级环保部门,一半在顶,一半在跑。到了县一级,环保部门几乎全都在跑。有的地方甚至召开经验推广会,让擅长与省里相关部门和国家部委‘打交道’的局长介绍经验。”

环保工龄全国可能最长的老环保人刘艳东,在河北承德环保局局长的岗位上工作长达21年,见证了环保工作的风风雨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直言“环保工作最大的无奈,就是个别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不理解、不支持”。

虚构没有抵达的地方,环保局长和政府领导之间的“博弈”在现实里上演。一个真实的事例没有被李春元搬进小说。2008年,廊坊打算上一个投资数十亿的热电厂。当时,“相关部门大都已经原则同意了”,但时任廊坊环保局局长张向东认为,“发电厂的粉尘与污染气体不仅会飘向廊坊市区,还会飘入北京。而且廊坊水资源匮乏,发电厂耗水量很大。”

原标题:环保局长的“霾里霾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治理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河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