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访谈正文

对话博天环境董事长:政府支持产业还是扶持市场?

2015-01-27 15:41来源:新环境作者:曹俊关键词:第三方治理环境保护法博天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环境: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与其把精力花在扶持环保产业本身上,不如严格要求排污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倒逼环保产业的客户需求,反过来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蓬勃发展?

赵笠钧:对,我非常赞成这个思路。过去的一个半月,我走访了很多客户。谈起新环保法,大家都感觉压力非常大,意识到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糊弄了,必须选择好的合作伙伴,真正解决排污问题。

环保产业是政策驱动产业,我觉得,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制定规则,提高违法成本,加强环境执法,让客户愿意在环境上投入,愿意寻求高品质服务。政府只要想清楚一点,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改善环境,那就应该盯死排污口,管好管严排污行为。排污企业怎么选择,由市场法则决定,价格优、质量好的环保产业,就有更多机会;有更多优秀人才、更多研发投入的企业,自然走得更远。这样一来,市场就释放了,规则有了,执法严了,肯定有企业挺不住,那么就让它自然淘汰,环保产业才能健康成长。

政府总觉得自己的角色就像父母,而把社会上一切单位当孩子,总试图希望大家都不要犯错。实际上,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些错是必须犯的,有些跤是必须摔的。经济要活跃,就要让经济个体“生得容易,死得快”。比如,想成立一个公司,很容易,1块钱就可以注册。只要有人愿意给业务就行。干砸了,死也就死了。现在的问题是,“生不容易,死更难”。大家都知道,动植物界都有生存法则,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一些个体的淘汰,换来的是整个群落的健康。市场经济也一样,有残酷的一面,但都是朝着整体经济健康安全的方向调整。

新环境:政府越想扶持,可能越难实现扶持的目标。您曾在政府部门工作过,又在企业干了这么多年,对此应该体会更深。

赵笠钧: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在制度改革时,着眼点太多,很容易迷失掉终极的、最重要的目标。但不管政府工作有无瑕疵,我认为,公众对政府都应该多些包容,甚至要多反思个体对社会改良的作用。

30年前,没有人能意识到中国今天的变化,全世界都没有。经济走得非常快,但制度、法律等很多方面还没有准备好。社会变迁,有一些过程,必须要面对。每一个人,每一项制度,都需要成长过程,有些代价是必须的。以前都说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像大人告诉小孩说,水杯烫手,别摸。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小孩不摸一下,不会真的相信。

新环境:您说,现在的环保产业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方向,您有什么样的判断?您觉得现在我国的环保产业该怎么发展,才能适应大好机遇?

赵笠钧:第一,就个体来讲,一定要注重品质,注重诚信。不注重品质和诚信,是不会有未来的,对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第二,对整个环保行业来讲,要加强竞合与融通。每个企业单打独斗,恶性竞争,最后不仅个体受伤,群体也会受伤。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企业要放眼全球。一方面,这是配合国家战略。走出去,可以看到我们的差距,反过来促进我们成长。国家的整个战略布局,已经是放眼全球了,如果不配合国家战略,有一天机会来临时,我们会发现,整个行业又没有准备好,就像现在一样。另一方面,这也是借鉴博天环境自身成长的经验。我们跟美国的美华有过五年合作,也为杜邦、GE、INTEL、壳牌等跨国公司提供过服务。从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经过努力,我们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环境:与国外先进的环保公司相比,中国处于什么水平?

赵笠钧:我可以很自信地说,中国在环境治理尤其是水环境治理上,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全面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呢?因为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么复杂的环境问题,这就像大医院会出著名大夫的道理一样,因为患者多,天天做手术,经验自然丰富。但也要承认,中国在装备制造方面仍有欠缺,包括环境监测仪器等很多设备都需要进口,我们希望未来能通过自己生产替代进口。

原标题:政府支持产业还是扶持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法查看更多>博天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