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访谈正文

对话博天环境董事长:政府支持产业还是扶持市场?

2015-01-27 15:41来源:新环境作者:曹俊关键词:第三方治理环境保护法博天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壮大环保产业,需要什么样的逻辑?

——与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探讨从商之道

我常常跟团队分享跳高的例子。如果目标是1米5,你一定想着助跑远一点。如果目标是5米1呢?你绝对不会再想着助跑远一点,跑一公里也不可能跳得过,你得撑杆了!

博天人心中是有信仰的,有我们所坚守的东西,或者叫商业逻辑。就是坚持做“对”的事情,选得对,管得严,做得好。比如只选择价值同盟者做客户,比如给员工体面的生活,比如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人才。

新环境:您常说博天环境的基因与众不同,能说说有何不同吗?

赵笠钧:博天是1995年成立的,最初是国有主导。5年之后,美国美华进来,合资了5年。公司的基因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国有企业大气,注重人文关怀,重视自身形象。作为外企的美华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内控制度,风险管控,技术、项目管理要求非常高。国企和外企的两段历史成就了博天与众不同的文化基因。

目前,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股权上是混合所有制,机制上是合伙人制度,有80多名员工参与持股。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所以,我特别希望把公司发展成员工财富增长的平台。

新环境:您曾经是官员,后来在国有企业,为何会舍弃那些资源,一心来做企业呢?

赵笠钧:这源于2008年在四川地震灾区重建时的反思,也正是那时,我做出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彻底离开体制内,一心一意发展博天。

公司是我成立的,但最初并不是我的。这其中有机缘巧合的因素,2004年公司亏损很严重,经营困难,美华用1美元将股份转让给了我。1美元,我是不是捡了大便宜?当然不是。当时我跟美华亚太区总裁签字的照片还在,总裁还笑得特别乐呵。这其中有点故事。

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15万美元,由北京城乡建设集团的下属企业和马来西亚的一个股东出资。2000年,与美华合资,资本增到250万美元。合资仪式规格非常高,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政府有关负责人、美国驻华公使都参加了。美华提出,要用5年时间打造亚太区的设计建造中心,采用高端客户战略,只为行业内前五位的大客户服务。我心潮澎湃,感觉要轰轰烈烈地干大事了。说句实话,当时我有行政级别,还惦记着做大业绩回归体制内呢。

公司人员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但实际业务却并没有相应提高。快速发展之下,公司的业绩却很不理想,2001年、2002年公司亏损严重,公司净资产接近为零。2003年,公司有了个小高潮,随后又跌下去了。2004年,美华决定撤资,认为合资5年很失败。他们觉得,一是公司整体战略定位有失误,二是2003年非典期间中标的壳牌项目,他们从全球各地遣派专家,成本过高,导致严重亏损。另外中国市场文化他们也很难适应。所以,美华希望把股份全部卖给中方,但当时中方不太看好这个企业。最后,美华希望将股份1元人民币卖给我,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移除他们在美洲银行担保的近2000万元担保债务。

其实,对于2001年、2002年的严重亏损,我也觉得很内疚,虽然股份不是我的,战略是美华确定的,但我毕竟是总经理。于是,我就买了,并且大方了一点,以1美元买了。尽管买了股份,但我真正决定全力投入,是5年后的2010年。

原标题:政府支持产业还是扶持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法查看更多>博天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