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浙江杭州发布《2014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5-06-05 10:38来源:杭州日报关键词:污水处理大气污染五水共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主城区环境保护工作

(一)上城区

上城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在辖区河道135个排水口设立公示牌,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完成排水管网清淤340公里、5条河道清淤工程8000米,超指标完成3000米。完成截污纳管项目34个,日新增截污量2000吨以上,消除河道排污口20个以上。制定《2014-2017年上城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4年上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采取推进“无燃煤区”建设、深化餐饮油烟监管、加强区域扬尘控制、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监察油气回收运行等“五条线”并进的措施持续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完成“三江两岸”绿道标识标牌提升改造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创建成1所省级绿色学校和1户省级绿色家庭,创建成5个社区生态角。

(二)下城区

下城区以“环境立区”为总战略,以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为目标,逐步推进治水、治气等各项工作。一是严格项目审批。严控新污染源产生,全年办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237件,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开展工地扬尘专项检查、餐饮业油烟专项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等工作,全年出动环境监察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967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件,以铁的手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三是处理信访提案,提高群众满意率。妥善处理各类群众信访308件,回复率100%,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37%;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12件,满意率100%。

(三)江干区

江干区环保工作以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为载体,以提升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安全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江干”建设。一是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现场考核验收;全面完成“四边三化”、“三江两岸”等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环保管理进行新尝试。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阳光排污口”工程,除了已列入启动搬迁之外,剩余企业已全部实施“阳光排污口”;开展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尝试污染源监管“一张图”;进一步完善水、气环境质量考核方法。三是环境监管取得新进展。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对8起较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强势推动重污染炉窑灶的淘汰关停工作,推进2家企业“煤改气”;实现全区60条(段)河道水质监测全覆盖,并编制水质监测月报,提供水质预警信息。四是生态宣传进入新常态。开通微博、微信,及时发布环保动态信息;组织街道、社区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以及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宣传。

(四)拱墅区

拱墅区围绕生态宜居区建设,以半山和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为平台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和“河长制”工作。全区重点河道建立13个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点;实现全区61条河道99个断面监测全覆盖;完成21条、31.04公里黑臭河治理;完成截污纳管工程项目21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4个,新增截污量25000吨。二是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完成“无燃煤城区”建设,对10家建材企业开展扬尘整治;对7家企业实施有机废气整治;完成1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装置安装。三是严格执法,全力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区。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检查、钱塘江流域涉水企业检查等行动,规范辖区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的突发事件防御体系。四是开展生态环保意识宣传培育工作。开展全民共治“亲水行动”,树人小学、半山小学2所学校创建成省级绿色学校,半山森林公园、运河博物馆通过市级环境教育基地验收。

(五)西湖区

西湖区2014年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3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全面铺开“清水治污”工作,出台《西湖区“河长制”全覆盖实施方案》,指导各镇街完成辖区159条河道“一河一策”水环境治理方案;协调推进5条黑臭河道整治和1条河道生态化治理工程;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执法行动,排查涉水企业300余家,查处涉水违法行为9起,限期整改企业5家。有序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制定《西湖区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关停、改造工业燃煤共24家并通过市级验收;对12家重点企业下达VOCs治理任务;启动辖区汽修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完成20家试点汽车4S店整治。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全年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3056人次,检查企业1381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3起,依法关停企业2家,督促企业整改20余家。

(六)高新(滨江)区

高新区(滨江)以“五水共治”、大气污染整治等工作为重点,区域生态环保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一是克难攻坚,水质改善夯实新基础。完成彩虹快速路沿线等和29个安置房小区(苑)的污水纳管工程,完成高教河等4条河流的截污纳管工程;完成东冠路和滨康路雨污管网提升改造。每月对43条河道83个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河道水质状况。二是多管齐下,大气治理实现新突破。关停重点涉气污染企业8家;完善《滨江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3次启动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出动人员138人次,检查企业71家次、各类堆场8家次,落实整改措施14家次,应急停产企业2家次;督促正泰太阳能等企业完成污染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三是建章立制,环境监管迈入新阶段。建立政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动执法队伍,设立公安驻环保工作联络室。联合查处了新生船厂滩地焚烧废药案等2起,判刑2人。四是突出重点,生态环境呈现新风景。完成新生船厂滩地的初步整治。绿道及其标识标牌二期、银杏林二期生态化整治等工程全面铺开。拆除违法建筑3万余平方米,完成绿化15.54万平方米,完成55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五是丰富载体,环境宣教拓展新阵地。完成6个社区的“生态角”建设,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家,发放各类宣传画册5000余份。

(七)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美丽东部湾”建设为核心,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智慧环保”工程为目标,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大气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以“五水共治”作为加快副城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强化组织保障、引导全民参与,强势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至年末,开发区28条河道断面平均污染指数与年初相比下降35.5%,水质Ⅴ类以上河道断面由年初的4个增加到10个,辖区内均未出现严重的城市积水现象。完成12家重点企业VOCs治理任务。全面完成12家重污染行业企业整治工作,率先完成重污染行业整治任务。完成杭联热电公司脱硫脱硝设施监管减排任务,完成得力纺织有限公司4800吨/天的中水回用工程,完成杭江奶牛厂锅炉煤改气工程。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6月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技术核查,12月通过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和环保部的现场验收。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

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建设一流的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五水共治”景区污水干管改造任务,实施进龙河清淤工程,推进西湖街道居民家庭节水工作和绿地储水试点建设。推动“十二五”水专项西湖课题的滚动实施,全年累计引水1.338亿立方米以上,向市区河道配水1.523亿立方米,西湖水质持续改善。开展“景区机动车环保行动”,实施全年国定假日单双号限行、高污染尾气排放车辆禁入等机动车污染防治措施,努力打造“西湖蓝”。编制完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西湖景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全国首个《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荣誉证书》。白塔公园与杭州植物园盆栽园顺利开园,完成宝石山夜景灯光节能优化、西湖灯光秀等项目,落实梅灵南路等道路和公园景点彩化提升工程,推出杭州˙开封两宋菊花艺术节等18大花展。开展“西湖情缘——历史名人的治水事迹”、“探秘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等系列主题活动。

(九)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五区建设”为总目标,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抓手,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工作。一是最严监管,保护生态:全面关停钱塘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18家企业;完成温室甲鱼污染整治,禁养温室甲鱼养殖740户,拆除甲鱼温室50.74万平方米;全年出动环境执法人员780余人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4起,处置到位环境信访265件。二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杭州市“三江两岸”展示馆和之江船工业遗址公园(杭州市饮用水源保护教育基地)主体建设完成;沿江24.3公里绿道基本完成。投入1.86亿元建设38个防洪排涝项目,全年拆除违建105.28万平方米。三是完善规划,城乡统筹:《之江新城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获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杭州南入城口综合整治和“城管一体化”工程。四是经济转型,健康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84.79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0.27亿元;全年新增文创产业524家,同比新增163家,同比增长45.2%。打响“云栖小镇”品牌,已集聚涉云企业115家并成功举办2014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并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

(十)萧山区

萧山区围绕“五水共治”、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区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一是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区完成关停生猪养殖场(户)898户;联合公安、交通部门,推动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超额完成13420辆的年度任务;完成172台燃煤锅炉煤改气改造。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牵头完成“四边三化”整治任务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新命名国家级生态街镇16个,创建省级绿色学校4所,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技术评估。三是环境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对黑臭河沿线企业检查,全年封堵各类污水排放口209个,截污纳管91个,规范化整治899个。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拆除义桥镇山后村企业28家、闻堰镇三江口废弃码头1个;实施多次联合执法,拆除暗管13根,对12家石料厂实施停产整治。四是环境应急处理能力取得新提升。妥善处置环境应急事故3起,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完成备案170家,成功召开环境应急示范点现场会,着手建立全区第一个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质库。

(十一)余杭区

余杭区扎实推进“美丽余杭”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区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一是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立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四边三化”行动第一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和媒体新闻监督行动,编纂发行全省首部区(县、市)级环境保护志。二是强势推进“五水共治”,提出“八个全覆盖”治理举措,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管理网络,完成78条黑臭河、垃圾河治理任务。我区成为全省首个全面禁养污染型畜禽区(县、市)。三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顺利完成印染、化工行业整治,关停全区39家污染企业和临平城区748家温室甲鱼养殖场,黄标车淘汰完成率在七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四是强化环境监测监管,区环境监测站迁入新实验大楼;制定实施环评机构5项管理制度,深化环保验收检测市场社会化试点;实行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评查制度,完成95家重点排污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深化环保网格化管理,连续五年开展环保基层基础排查整治活动。

《2014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编写单位

主持单位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成员单位 杭州市统计局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

中共杭州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市农业局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排名不分先后)

原标题:2014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查看更多>五水共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