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合理构建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

2015-06-19 11:43来源:《中国环境管理》作者:张世秋 万薇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空气污染环境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区域间财政转移支付和区域补偿制度的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建立一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基金,也是实现上述减排责任与减排任务分离、减排任务与减排成本分离的重要手段。

基金制度通常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资金机制,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包括区域结构基金、多边基金和专项基金等多种形式。例如,欧盟结构基金、德国州际基金等区域基金用于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多边基金则针对臭氧层保护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消耗臭氧层物质提供支持。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基金,既可以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资金支持,也是区域问题和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基金,在资金筹集和使用过程中,可综合考虑污染影响、减排贡献、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改善效益等体现区域间差异的主要指标进行融资和筹资和资金使用。例如,在区域环境目标之下,根据各地减排责任、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划拨专项基金,设置责任/任务完成程度和基金获取额度之间的关系系数,对超额完成减排责任/任务的地区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未完成地区减排责任的,则进行更多的融资任务摊派。《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多边基金,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借鉴和参考。

3.5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制度

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制度框架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决策支持与实施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决策的科学研究支持(区域污染迁移转化规律、区域间相互影响分析、健康和损害评估、费用与效益分析、污染防控策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分析);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规划、计划、资源配置、目标设定、责任分解、任务达成、监管、绩效考核等保障性措施的研究与决策支持;推进区域范围内的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法规、统一考核、统一监管、统一规划。

(2)区域合作机制,包括:区域总量控制与区域污染源总量分配机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区域污染源变化跟踪系统;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与质量报告系统;区域的整合式管理政策框架和政策手段。

(3)区域大气环境监管的管理支持性手段,包括:区域内的数据交流和通报制度;区域污染监测、监督、预警体系;区域的污染源动态清单;区域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监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对策与决策分析;大气质量评价与质量模拟模型的法规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区域间转移支付制度或区域大气污染防控基金的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监测、评估、监督、监管和仲裁的大气质量管理支持体系。

(4)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包括环境准入制度、总量控制政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政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税收、区域污染减排市场交易机制、生态服务转移支付等行为激励式的政策手段。

原标题:合理构建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空气污染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