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江苏以每年治理100条的速度清除河道黑臭现象

2015-08-14 09:10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苑关键词:河道整治黑臭河道水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港闸区政府投入500多万元对幸福西竖河进行了清淤疏浚。但河道水质仅清澈了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变得黑臭。

“当时河道还不具备截污条件,没有同步截污,所以整治好了没多久,由于污染源还在,河道再次被污染。因此,从源头上治污才是关键。”港闸区农水局副局长明菽说。

在遭遇“先治后污”的尴尬情况后,2014年6月,港闸区结合通附近公路拓宽改造实施截污工程,将这个河道沿线所有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道,并将排污口全部封堵,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污染源,河道水质也随着明显好转。

如今的幸福西竖河绿树环绕、蝴蝶翩飞,时有居民在此垂钓休闲,一派怡然自乐的风光。“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往年一到夏天,河水臭气冲天,蚊虫滋生,我们临河的窗户都不敢开。”家住幸福新居的邢军笑着说:“现在环境好了,对咱沿河居民身心都有好处,尤其是每天在河道周围散步的时候,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心情也格外舒畅。”

此外,江苏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控源截污上作出了探索和创新。例如,苏州投入大量资金对城区115条、132公里河道实施干河清淤,并在干河期间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顺藤摸瓜处理了污水管网问题点576个。

据记者从苏州市水利局了解到,“干河清淤”是把农村河道使用泥浆泵干河清淤的方法用在城区进行逐级清淤,把城区河道的一小段作为临时排泥场,泥浆在临时排泥场沉淀后转输到停泊在外城河的移动排泥船,最后运至郊外再泵送到最终排泥场。这道工艺的简单创新,使城区河道用泥浆泵清淤成为可能,干河施工能保证清淤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对城市运行几乎没有影响。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镇江在河湖治理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性问题,只要一下雨,水质就会明显变差。因此,针对初期雨水污染问题,镇江制定了城市面源污染控制规划,吸取国外经验,引入LID(低影响开发)体系进行本土化探索,通过生态技术力争实现城市雨水就地、就近回收利用。

在镇江金山湖路,记者看到两侧人行道采用橘红色的透水材料铺装,侧面每隔一小段就有一个拇指粗的孔洞。绿岛低于路面近10cm,种满了耐旱耐涝的小灌木,围绕绿岛的路牙石没有全部封闭,每块都有两个长方形的孔洞。

此后,记者从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了解到,这些透水材料、孔洞、凹陷的雨水花园都能起到收集、净化雨水的作用。雨水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经雨水花园内的溢流井进入雨水管再排入河道水系,通过层层渗透,减少了水量,水质也能得到净化。

目前,镇江已经因地制宜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并对老路进行了升级改造。

“一河一策”,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江苏各地采取“一河一策”的做法,逐条河道排查污染源,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截污、清淤、活水、保洁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措施

江苏省根据“意见”、“计划”明确了工作重点,但不搞“一刀切”,各地普遍采取“一河一策”的做法,逐条河道排查污染源,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截污、清淤、活水、保洁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措施。

泰州市在河道整治中更加突出生态效益。以泰兴市张堡中河为例,建设了柔性生态挡墙。这种挡墙具有透水结构,可以促进水土交换,让河水实现自我净化。填料间的空隙为水生植物、动物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帮助构建新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降解外来污染的能力。

住在河边的村民张群告诉记者,以前这边都没有路,河水黑乎乎的,河边一塌糊涂,大家都把垃圾往河里扔。现在经过治理后,环境变得这么好,我们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宁可多走几步,把垃圾集中放到垃圾池里。

高港区府后河、许陈河也引进了加拿大生物治理技术,投入微生物菌群分解污泥,同时增氧曝气,进一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府后河是泰州高港主城区的一条河道,全长380米,是一条“断头河”。记者在现场看到河水很清澈,透明度也比较高。“以前一到夏季河水就会

发黑发臭。现在水清了,环境也好了很多,我们住在河边,这心情也舒畅多了。”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现在的府后河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水质以上,透明度有60cm,溶解氧平均浓度6.6mg/L,氨氮平均浓度0.1 mg/L。整治前氨氮平均浓度是8.9mg/L左右,超标4倍以上,水质为劣Ⅴ类,富营养化程度比较高。”高港区水利局江河堤防管理所所长吴涛介绍说:“生物治理工艺比较适用不能自然补水的‘断头河’,由于河底淤泥被微生物菌种消解,所以不需要清淤。”

高港区分管副区长李新美表示,3年来全区先后投入5亿多元,实施了水系沟通、河道整治、生态修复、保水调水建筑物、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等多项工程。在此基础上,全区河道通过落实区管干河和城区河道、镇(街)管中沟、村(居)管村庄河道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了河道管护的长效机制。城区河道总长21公里,每年按每公里1万元的标准落实河道管护经费,用于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并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标准、考核、奖惩等事项。

延伸阅读:

我国城市水体黑臭治理的基本思路研究

原标题:黑臭河正变成城市风景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道整治查看更多>黑臭河道查看更多>水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