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报道正文

天津“8·12”爆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纪实

2015-08-17 08:5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郭文生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监测仪器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手机铃声就是命令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在位于新港八号路的特征污染物5号监测点位,记者见到了双眼布满血丝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现场监测一部部长王凤炜。他是8月13日凌晨从天津市区赶到事故现场的第一批监测人员之一,也是现场监测的指挥者,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

王凤炜回忆说:“8月13日夜间1点多,我被手机铃声吵醒,是我们监测中心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打来的,要求我立刻到单位集合。当时打电话的人着急通知所有应急人员,所以并没有讲更多的内容。但我想,应该是出了严重的事。”随后,他与赶来集合的监测中心主要领导和同事一起检查过大气和水应急监测仪器后,立刻乘环境应急监测车赶往事故现场。

“来的路上,我们与已先期开展监测工作的滨海新区环境应急监测人员进行了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并根据掌握的信息规划分配了监测力量部署和点位设置。”王凤炜说,刚到监测点位时,烟雾非常大,气味刺鼻,为此大家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安装设备开展监测工作。直到当天早晨六七点多,情况得到改善,才摘掉了防毒面具,改为戴口罩。随着情况进一步好转,现在都已摘掉了口罩。“从目前监测情况看,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王凤炜说。

穿越爆炸点禁行区及时传送监测样品

记者到达特征污染物5号监测点位时,这里正在进行监测样品交接。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坐在塑料小凳子上,紧张地分装采集的监测样品,地上堆放着盒饭和瓶装水。

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快30年的党秀芳负责此项工作。在她印象里,这是她参加工作以来所经历的最大、最艰巨的一次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她是在8月13日清晨5点作为第二梯队人员赶到这里的。

党秀芳告诉记者,此处点位是附近点位的中心站点,附近点位都需要在此点位领取空白样,并将获得的监测样品送回此站点,再由此站点集中将样品送到据此60多千米外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每两小时就会送一次。

记者前往新港八号路时,需经过海滨高速的一段路。这里是监测人员最初将样品送回实验室的路线,距事故爆炸中心点位置不超过200米。

8月13日~8月14日,记者多次往返经过时,仍然看到几股灰黑色烟气还在向空中弥漫,路面上还有几辆损毁汽车趴在那里,有的只剩驱壳,一辆破损的重型卡车还侧翻在路面上。道路东侧是爆炸中心点,可以看到上千辆被爆炸摧毁的汽车,以及严重扭曲变形的集装箱堆垛。道路西侧则是一栋栋在爆炸中窗户严重受损的居民楼,一座距离较近的厂房样子的建筑已被完全摧毁,可见当时爆炸的威力巨大。

王凤炜说,刚到达这里时对路况还不熟悉,在8月13日夜间送样时监测应急人员就是走这条线路,当时这里浓烟滚滚,并随时有再次爆炸的危险。“后来对路况熟悉后,出于安全考虑,才选择了其他送样路线。”

“你们就不担心再次爆炸吗?”记者问。“担心也没有用,当时情况紧急,大家都想知道污染情况到底如何,抓紧将最新监测数据分析出来才是最重要的。”王凤炜说。

原标题:一切为了数据的准确及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应急监测查看更多>监测仪器查看更多>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