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环评行业正在经历改革“风暴”。
今年3月,环保部宣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限期彻底脱钩,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机构今年将率先完成。截至目前,环保部部属8家环评机构已有一半完成脱钩。
中国环境修复网研究员张旭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环评改革的推进,以往许多带垄断性质的灰色收入在市场竞争下将不复存在,环评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环评的作用正逐渐被严厉处罚、污染损害评估、责任认定、环境修复、受害者赔偿等所替代。
环评师离职
如果不是太失望,就不会选择离开。如今,离开环评行业,投身环境修复领域,成了王兵(化名)毕业以后做出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在做环评报告的过程中,领导经常施加压力,把原本不能通过的环评数据强行修改。自己刚步入社会,有时候没有按照领导的意愿做事,就会被批评、扣工资。”王兵说,“始终看不惯他们,违背自己的良心作假,不到一年我就辞职了。”
王兵现在从事环境修复的工作,拿到了相关的工程师证书,“不能说是小有成就吧,但也能混口饭吃。”
据悉,环评师日常收入虽低,但责任不小。每逢出现安全事故,例如今年的福建古雷PX项目爆炸、天津港“8˙12”大爆炸,公众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环评有问题,甚至连安评的事也会让环评“躺枪”。环评师抱怨,环评就是各部门推卸责任的替罪羊。
“做环评这么多年,我完全找不到价值感和存在感。项目不通过,是你环评师无能;项目通过了,是企业自己环保措施做得好。企业赚多少钱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有的只是做一本报告书400元、列一个表格200元的所谓提成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今年以来,环保部又启动了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限期彻底脱钩的行动。3月25日,环保部公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分三批,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机构今年率先完成。
这进一步引发了环评行业的“地震”,不少环评师失去了对职业的信心,纷纷离职。今年4月,《南方周末》联合环评爱好者网调查显示,对于脱钩之后的个人去向,在接受调查的1329个环评师中,约一半的环评师选择了“保留系统内身份,不再从事环评工作”。
“风暴”来袭
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如今环评改革的“风暴”已经来临。
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开展了专项巡视。今年2月9日,巡视组向环保部党组书记陈吉宁、部长周生贤反馈了专项巡视情况。
反馈意见中明确指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要求“限期完成环评机构脱钩改制,规范环评技术服务市场”。
随后,陈吉宁2月12日主持召开党组会议,要求针对巡视组反馈的环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整改落实方案。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陈吉宁又向社会公开承诺:环保部直属事业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4月29日,《中共环境保护部党组关于中央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公布,截至3月底,2家部属单位所属环评机构已完成脱钩工作。明确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52个,其中16个已印发、18个待会议审定、18个在制订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环评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环评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全面规范我省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和环评文件质量提升,推进环评
2月15日,佛山市首批环评机构“白名单”公布。为进一步规范环评服务市场秩序,提高环评编制质量,增强环评服务市场优质供给,旗帜鲜明地树立诚信经营、优质规范的正向激励导向,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公布第一批环评服务机构“白名单”联合自律承诺书,具体名单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单位按照联合
日前,河南公布河南省环境影响评价从业机构名单。共331家。其中河南省环评机构256家,在河南开展业务的省外环评机构75家。详情如下:河南省环评机构名单1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3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4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5河
日前,江西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省政府公文处理单(关于推动江西省环评中介服务减时间、减费用、强监管的改革建议)的反馈意见。全文如下
日期,丹东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中介服务机构服务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全文如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环评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管理,对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提升环评审批效率、激发基层改革活力、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环评领域弄虚作假现象仍屡禁不止,给环评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安全、环境第三方服务机构因违规事件被卷入行政处罚及刑事犯罪的案例有所增加。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经明确将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包含在内的中介机构,就“弄虚作假”行为首次纳入刑事制裁范围。该修正案生效后,作为中介组织的安评机构、环评机构、监测机构,在接受委托提供安评文件、环评文件、监测报告的中介服务时,如果弄虚作假,将承担严厉的刑事制裁。
日前,河北发布关于加强河北省环评机构从业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关于征求《加强河北省环评机构从业管理的通知》意见的函为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9号)、《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环环评〔2020〕48号)等文件要求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这是今年3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中的一句话。深圳市工程的环评文件35次出现“湛江”,不可谓不魔幻。环评是约束项目和园区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在
各有关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9号)、《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19〕3号)规定,我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以下简称“环评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现将评定结
一、2021年环评行业发展环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环评行业发展总体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态势,建设项目环评分类名录进一步调整,再次强调名录之外无环评。近年来共降低51个二级行业环评类别,取消40个二级行业登记表填报,全国审批建设项目环评和登记表项目备案数量均大幅下降。同时,规划
早期的环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导则、规范,已经构建出了行业雏形,但是由于早期的相关规定存在缺陷,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固有矛盾,以及历史原因,使行业在发展之初就存在一些问题。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向内蒙古天皓环境评价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韩勇、谭艳来、刘金江、孙龙送达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因无法与环评单位取得联系,也无法通过邮寄等送达方式向环评单位送达,只能以公告的形式告知处罚结果。从公告看出,广东省生态
引言踏入环评行业近10年,但完整做过的环评不多,更尴尬的是从未做过一个环评报告表,以至于,当有人谈起“报告表”不设评价等级时,无比惊讶,以为自己一直从事的是个“假环评”。2011年涉足环评行业时,接触的HJ2.1总纲规定环评技术导则适用于环评文件(包括报告书和报告表),想当然地认为报告表也
导读:前一段时间,某地环评报告抄袭“做样子”引发关注。类似情况是个案,还是有一定普遍性?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当前环评行业鱼龙混杂,乱象不少。环评报告书有模板,不同项目之间可套用,有的环评机构凭过往经验推测或主观臆断,替换模板中的关键参数和结论,一份新的环评报告就出来了。恶意
近几年环评行业项目总数基本稳定,这里说的项目总数包括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环评登记表等。不过在不断的放管服中报告书和报告表项目减少了很多,登记表项目占比更高。同时在越加严格的环保监管形势下,环保验收项目倒是增加不少。总的来说环评行业虽然曲折,前景还是有的。每年还是有很多相关专业
各有关单位: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推进生态环境部门职能转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抓手。2018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
前段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据悉,此次修改其中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删去了:第六条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虽然条例还没有正式发布,但环评资质改革是大势所趋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话现在形容我们的环评,最合适不过了。最好的时代是因为环保部不断强势推行环评机构的改革,尤其是隶属环保部门自身的院所环评机构脱钩改制,在一定程度打乱了全国各地环评市场垄断和僵化的市场格局,给雨后春笋出现的环评企业的市场突破带来
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上任后,接棒原部长周生贤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环评机构脱钩行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环保部部署8家环评机构,以及全国200余家环评机构都已完成脱钩,29家逾期未完成脱钩的也被环保部注销环评资质。日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也公开了对多地脱钩环评机构的调研结果。据悉,去除行政
环评行业发展多年来存在红顶中介、挂靠等有损行业正常发展的现象。随着红顶中介逐步脱钩,以及资质整合逐步推进,环评行业将更加市场化;未来环评行业在运作上有望实现管评分离,采取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进行环评报告的评审,促进行业更健康发展。暴利之下环评行业存多乱象环评行业成本主要为环评师
环评世界,风云变幻,脱钩改制,谁主沉浮。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变革的一年。作为置身其中的一员,变革,与所有人都有关,谁也无法置身事外,你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接受呢?你是否准备好迎接这场风暴呢?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小毛驴是如何看待2016年环评的那些事。1环评脱钩改制2015年3月20日,
从广东省环保厅获悉,截至6月30日,全省环保系统37家环评机构已全部完成脱钩工作。其中采取自然人出资成立企业13家、环评业务整体划归环保系统以外的其他企业3家、退出21家。为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去年3月,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环保系统环评
截至2016年6月底,除环境保护部属8家机构完成脱钩外,全国已有286家省、市级环科院所完成脱钩,剩余64家还未完成脱钩。年内还有第三批系统环评机构需按期完成脱钩任务。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以及环评行业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华南环境科学研
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获悉,针对环评机构脱钩问题,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全文如下: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环办环评函[2016]627号关于推进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根据《全
元宵一过,猴年的春节时间正式告罄。诛神归位的同时,各位大爷大娘也都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老崔曰:15的法律16严。前一句顾名思义,无须赘述,不过后一句,咱们需要叨叨一番。要说2015年出台的法律中,最令环保人印象深刻的,非新《环境保护法》莫属。这部有史
以下四方面消息来佐证标题:1、湖北省厅官网消息;2、脱钩后单位环评公示消息;3、环保部官网湖北省院脱钩消息;4、脱钩后环评单位属于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的消息。一、省厅官网欢送会消息湖北省环保厅环评业务脱钩改革完成欢送会在武昌举行8月10日下午,省环科院环评业务人员赴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工作
由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分离出的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20日举行揭牌仪式。业内人士称,该公司的成立,代表着温州市率先解决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顺利完成环评脱钩改制工作。温州市环保局局长郑建忠和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彬揭牌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指出,环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目前已提交全国人大,土十条也已报送国务院待批。今年两会上,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进度,土十条将是全国第一份土壤治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自25年来首次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修订版)》(下称新环保法)实施逾百日来,环保部动作不断。4月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