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分析】201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进展

2015-12-10 08:44来源:固废观察作者:陈善平 张瑞娜关键词: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8月,在“2014(第二届)上海垃圾焚烧热点论坛暨垃圾焚烧产业联盟年会”上,E20环境平台、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上海环境集团等10余家企业联合提出了“面向未来蓝色垃圾焚烧厂”的设计理念,旨在直面公众最关心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污染控制问题,探索出更清洁、更亲民的建设和运行方案。包括5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二是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是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四是更透明的企业运行情况;五是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蓝色焚烧理念的提出,代表了产业更先进的方向,也彰显了行业领先者的责任和决心。

2014年11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在南京主办“2014年垃圾清洁焚烧与和谐邻避媒体恳谈会”。中环协理事长肖家保与参会的15家企业签署垃圾清洁焚烧承诺书,旨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基于焚烧工程理论,采用适宜工程技术,完成垃圾处理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包括妥善处理好垃圾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责任、节约资源与能源的责任)。清洁焚烧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准则,包括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附属产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废物回收利用和建设运行管理,对行业的清洁焚烧水平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指导企业清洁焚烧和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6、设施建设

(1)已建成设施

近十年来,我国垃圾焚烧产业快速发展,设施数量和处理能力逐年增长,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结束焚烧填埋路线之争、确立未来主流发展地位后,国家到地方发布多项利好政策予以刺激和扶持,垃圾焚烧行业发展增速惊人。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建成垃圾焚烧设施187座,设施占比22.8%,总处理规模185157吨/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34.8%;年焚烧垃圾5332.99万吨,占无害化处理总量的32.5%。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在焚烧设施、焚烧处理能力和焚烧处理量上分别实现了15.8%、21.5%和23.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从区域发展来看,区域发展不均衡,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设施建设进度明显领先于中部、西部地区,已建有136座焚烧设施,占全国焚烧设施总量的73%;具有焚烧能力138087吨/日,焚烧年处理量3861万吨,生活垃圾中有41.1%通过焚烧无害化处理,该比例远超过中部、西部地区的21.5%和20.3%。东部地区焚烧设施建设进展领先,一方面得益于经济较为发达,地方政府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承担远超填埋、堆肥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东部城市的市场开放度高,政府契约意识强,地方保护相对弱,参与企业可充分竞争,从而吸引了资本和企业的涌入;最后,则是在东部城市土地资源更为紧缺,公众对环保设施要求较高,对比填埋、堆肥的种种缺陷,主管部门最终更倾向占地更省、污染更低、标准更高的焚烧技术。

延伸阅读:

【报告】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进展

原标题:【年度报告之四】201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