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分析】201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进展

2015-12-10 08:44来源:固废观察作者:陈善平 张瑞娜关键词: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已有一些地区开展了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的探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组织高校、企业等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团队,开展污泥干化设备调研、两段式干化平台搭建,并在上海各区县焚烧厂开展协同焚烧示范。项目研究成果将为其他地区实施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撑。

3、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关促进政策出台,行业内仍存在一定争议

为推动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促进水泥行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我国相继发布《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实施《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发改环资〔2014〕884号)等文件,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2014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系统讨论了关于水泥窑协同焚烧相关问题。

201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节〔2015〕28号),决定联合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及评估工作,选取已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开展试点,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目前行业内存在较大争议。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技术路径已经打通,截止到2015年4月,我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共10个,工艺类型包括预气化入窑、发酵后入窑、RDF入窑等。但仍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最新的标准是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该标准在部分污染物排放限值上宽松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引发了一定的担忧;第二,对掺烧垃圾特性及掺烧量的要求需要明确;第三,要防止产能变化带来的垃圾出路风险。此外,在是否享受政策补贴、有无垃圾处理贴费、水泥产品质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贸然快速推进可能招致不良后果。

4、焚烧设施的大型化、园区化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将引导企业由重项目建设到建管并重转变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平均规模达到约1000t/d,行业前14位的企业所建设和运行的焚烧厂的处理能力超过全国总焚烧能力的80%,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为实现垃圾的高效协同处理、蒸汽\电力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以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为主,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沼气提纯再利用等设施管理共存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园区建设在多座城市已经实施或以提上建设日程,如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深圳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齐齐哈尔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等。固废处理园区化有利于优化项目布局,少占土地资源.减轻选址压力,提髙集约化处理和管理程度;医废、污泥与垃圾焚烧厂等多种固废、多种技术的协同处置模式,或将有利于以废治废、形成良性的循环和互补关系,今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焚烧项目的规模化、园区化导致项目运行能力的小幅提升即可明显影响运行成本和收益,另外由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有助于实现优质管理方法的集团化推广。目前上海环境、深能源、重庆三峰、锦江集团等均在提高项目运行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5、抵制事件仍时有发生、邻避坚冰化解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十二五期间针对垃圾焚烧等邻避运动有所平息,但仍时有发生。不规范运行、超标排放和信息不公开显著激化了民众和垃圾焚烧双方的对立。2014年5月,在杭州城西,为反对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九峰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余杭中泰及附近地区人员规模性聚集,封堵道路并造成车辆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伤害,酿成社会公共事件。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武汉锅顶山垃圾焚烧厂违规违法运营、排放,飞灰随意堆放,恶臭排放严重,在媒体和公众中引发极高关注,对焚烧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主管部门的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2015年6月14日下午,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松岙村发生村民抵制阻挠垃圾车进入垃圾填埋场施工,反对焚烧厂建设的事件。焚烧项目的邻避效应已由城市向县城扩散。

然而,受制于土地资源日渐稀缺,填埋设施的超负荷运行,以及堆肥、热解、制燃料、气化等多种技术不断尝试却最终归于失败的惨烈现实,垃圾焚烧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得益于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运行管控日益严格、技术理念不断创新,广大公众对焚烧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从2001年就开始计划的东部垃圾焚烧厂,就因各方的强烈抵制而长期搁置、无法选址,如今已经重新启动,将于2015年取得实质进展。09年曾造成垃圾焚烧邻避运动史上仅次于六里屯事件的阿苏卫焚烧厂,也已重新启动实质性程序。相关进展的取得一方面取决于垃圾焚烧行业的努力,在大幅增加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前提下,使得焚烧厂污染控制水平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建立了焚烧厂-政府-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尝试建立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使得民众对于焚烧厂先入为主的抵制情绪逐步消减。

今后还需要继续探索焚烧厂与公众的交流机制,使得公众可以主动了解、参观互动、理性面对焚烧厂正视和推动垃圾焚烧行业技术和运行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面对越来越理性的广大公众,对焚烧设施的妖魔化将逐渐失去市场。

延伸阅读:

【报告】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进展

原标题:【年度报告之四】201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