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盯死污染源 甘肃兰州灭扬尘的燥脾气

2015-12-17 09:24来源:西部商报作者:马莉 徐静雯关键词:二次扬尘工业污染源工业扬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铁二十局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东方红广场站项目部负责人成印武每天奋战在扬尘监管一线。他告诉记者,“晚7时30分到次日早晨5时30分是运输土方的时间,车辆驶出工地时会有两名工人负责冲洗,所有车辆统一覆盖大型网布。同时做好跟踪工作,一旦发现遗撒情况会安排6名工人及时清扫。工地南北纵向每隔10米安装了一个喷头,保证随时洒水压尘。经过长时间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加上严格执行抑尘标准,控制工地扬尘相比从前事半功倍。”

工业治污

1.“驻厂监控”+“零点夜查”盯死污染源

在西固热电驻厂的是兰州市环境监察局监控中心主任刘雪峰,每天24小时驻厂,他和同事飞快地记录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内的多项数据。刘雪峰说,对企业实施“驻厂监控”,在工业污染治理中已成为常态化,环保部门为了“盯死看牢”三大电厂,在有驻厂人员的情况下,每天巡查部门都会来厂里检查,兰州市委市政府督察组也会不定期督查。

记者从一张排班表上看到,冬防期间兰州市环监局至少有90人排列在三大电厂驻厂名单中,西固热电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环保系统驻厂人员在电厂上班时间比电厂职工都长,他们坚守岗位,就餐时间都不能超过规定时间,否则视为脱岗。即使在深夜,也不允许睡觉玩游戏和上网。”

“好的空气质量使广大市民增加了幸福感,许多人由过去一到冬季出去‘躲污染’,到现在邀请朋友“游兰州”,共享清新空气和美丽蓝天,这是对环保工作者治污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已是连续几年驻厂监控了,刘雪峰说他依然热爱这份工作,近两年在冬天供暖期也能经常看到蓝天。

漆黑的夜里,灯光下腾起的烟雾依稀可见,兰州市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分多个检查组深入全市各类企业,工地的执法检查。兰州市环境监察局综合业务科杨小洲说:“环保执法零点夜查就是要摸底,采取不打招呼,直奔厂区的方式,突查企业环保手续是否齐全,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检查过程中,多数企业会配合,但也有个别企业与执法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逃避环保部门的执法。”杨小洲和同事还碰到过企业不给检查组开门的情况。 即便遇到这种情况,执法人员还是要耐心和对方沟通,争取对方的配合。

2.“改、停、关、搬”措施不手软

据了解,对于兰州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的工业企业,兰州市采取“改、停、关、搬”等十分严格的管控措施,并在三家大型热电厂(西固热电、兰州热电、范坪热电)为代表的用煤企业,由兰州市环保系统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达到限排放的“四限”措施。兰州市先后引导投入近1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的主要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实施了深度治理,重点实施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改造,目前全市火电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火电行业排放限值要求。在管控企业的同时,严格的执法力度为整个大气治污行动提供了可持续推进的动力。从最基层的网格员到驻厂监督员,从街道到县区在市级部门的环保执法人员,大气治污构成了十分严格和严密的执法网络。杨小洲说,公安环保分局实现了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无缝对接,开展综合执法,采取航拍取证、驻区包抓、驻厂执法、视频监视、工况监督等监管新举措,使兰州市执法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据统计,2015年兰州市对157家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处罚金额722万元,限停产8家、查封扣押8家、移交取缔4家。明年,兰州市严格落实《环保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大力开展环境监察稽查,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原标题:出妙招洒水车浇灭扬尘的燥脾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二次扬尘查看更多>工业污染源查看更多>工业扬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