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陈吉宁履新周年:为环保装上牙齿

2016-03-01 08:56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陈舒扬关键词:陈吉宁环保部新环保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所谓“库兹涅茨曲线”,是指随着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增加,而在完成现代化之后,污染物排放量会到达顶峰,并随后出现下降。

“大家都关心拐点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个拐点就表示你的努力程度。”陈吉宁说,“大家可以看,我国出现拐点比发达国家要早很多。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是追赶型国家,有后发优势,可以用更好的经验、更好的技术解决我们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宏观治理持续努力付出的结果。”

与地方保护主义较量

2015年,环保部最为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约谈督查风暴。

过去一年里,环保部直接对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陈吉宁认为“效果还是很明显”;除了公开约谈,还包括对地方进行广泛的环保综合督查,对上百个具体问题挂牌督办。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些都大大超过往年的力度。

梳理环保部发布的消息可以发现,此轮约谈最早开始于2014年11月,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当时约谈了安阳市政府主要领导。然后是2015年2月,也就是陈吉宁履新环保部后的第一个月里,沧州、临沂、承德三个城市主要领导被约谈。

2015年3月20日,环保部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六个督查中心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场督查工作座谈会,是次座谈会上,陈吉宁指示,“环境督查要在严格监管执法上下功夫,在督查压力传导上下功夫,在严肃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在部门区域联动上下功夫”。

督查中心是环保部外派的区域督查机构,被认为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固国家与地方环保监察体制链条的有力环节,督查人员相当于特派员。督查中心也常常作为主要角色在“约谈”中出现。

2016年2月25日,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刘长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约谈的对象是由“部里定的”,然后委托各督查中心操作。

“约谈”被马军称为“中国特色”的环境监督,“不是关起门谈,而是以一种高调的方式、借助社会舆论把压力给到地方”。

“环保法不是纸老虎,要有钢牙利齿。”这是陈吉宁的名言。在加强督查力量的同时,环保法的执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截至去年年底,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去年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

执法成绩单背后,是新领导班子坚持“环境法治”的努力。

新《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刚实施的前两个月,各地查处的违法案件并不多。去年3月2日,环保部以新闻通报会的形式,传达了陈吉宁“对新法执行中地方环保部门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予以澄清”,其中分列了八条,逐一驳斥了懈怠执法的理由和一些陈旧观念,指出要严格执行新《环保法》。

环保部后来披露了3月、4月的相关数据,各类案件数量和罚款数额大大超过了1月和2月,有的甚至翻了几倍。

“查处违法行为增加,行政处罚、行政拘留也有所增加。另外因为雾霾很严重,经常性的检查和夜间巡查的频率也增大。不过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地方政府的干涉和保护还是挺多的,一些项目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更有效的查处,不过总的查处案件和处罚金额则大幅增加。”时代周报记者从山东省某地级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处也得到了局部的印证。临近京津冀且工业密集的山东省,向来是环保部重点关注的对象。

进入2016年后,“约谈”升级、督查升级。今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其间对河北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个别谈话”。“中央环保督察组”是今年成立的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督查机构,由环保部牵头,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人员参加。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的干涉,在2月18日的记者会上,陈吉宁介绍了正要推行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环境制度改革”—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这一改革是为了建立环境监测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解决现在分块式的管理。

事实上“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已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体现了中央对此的重视和支持。

减法和加法

在2月18日的记者会上,当再次被问及“红顶中介”脱钩工作时,陈吉宁坦言道:“这个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坦率地讲也很敏感,这是革自己的命,阻力很大,但是我们坚定不移。我们把它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必须完成,不讲任何条件。”

陈吉宁介绍,环保部直属的8家环评机构已经率先完成脱钩,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140家环评机构也完成了脱钩工作。

除了解决“红顶中介”的问题之外,在过去一年,环保部门内部推动了多年的简政放权也基本告一段落。

原标题:陈吉宁履新周年:为环保装上牙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陈吉宁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新环保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