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五)环境执法监督管理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党政同责,形成党委组织领导、政府具体实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格局。全省环保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9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23.6万厂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033起、处罚总额近4.2亿元;利用新法赋予的手段办案875起,其中按日计罚97起,限产停产340起,查封扣押362起,行政拘留76起。全年征收排污费22.18亿元,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在媒体公开曝光33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社会反响强烈。
推进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和省环保厅联合出台《关于规范全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检测鉴定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监测数据认可、危险废物认定等相关事项。省环保厅、省公安厅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偷排直排、数据造假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全省公安部门共立案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25人,案件数同比上升49%。
加强环境信访问题调处。开展“及时就地解决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组织第七次全省环保局长大接访。全省环保部门共受理群众环境投诉10.2万次,主动排查重点环境矛盾纠纷930件,已化解889件。省环保厅领导接待群众上访24批、135人次,带案下访32人次;县市环保局领导接访1467人次,带案下访1931人次,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省环保厅全年接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44条,均得到妥善处置,未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其中被环保部认定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8起,无较大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启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试点。联合举办“携手江浙沪共保太浦河”长三角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协调沿江8市完善长江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六)环境监测预警与信息化
提升环境自动监测预警能力。落实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加密布设全省土壤、近岸海域、地表水等监测点位,初步形成要素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发挥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作用,完善水质异常快速调查处置机制,共及时捕获、果断处置水质异常情况79起,有效防止水质大幅波动。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安全度夏期间,共编制监测预警日报214期,为太湖水质安全提供保障。
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开展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大检查,在各市自查的基础上,省级层面组织了飞行检查、网络检查和交叉检查。根据简政放权要求,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事前认定改为登记制,建成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登记与服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完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加快建设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管理系统。开展企业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规范化整治,国控重点监控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达97.3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七)环保制度与科技创新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制定《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方案》,获环保部批复同意。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估制度,将“绿评”范围逐步拓展到县(市、区)及重点工业园区。出台《江苏省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污染物种类、地域及行业范围。完善水环境资源上下游“双向补偿”政策,全年区域补偿资金近4亿元。制定《江苏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组织全省2万多家企业开展环保信用评价,落实环保“黑名单”联合惩戒制度。出台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管理办法,将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市县,彻底取消环评报告评估收费和试生产环保核准。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省环保厅设立省级环保科研课题69项,下达资助经费1900万元,有3项成果获环保部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二等奖,6项获三等奖,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开展生物制药、铅蓄电池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研究,出台《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连续第六年举办环保新技术交流洽谈会,吸引10余个国家、近300家企业参加,集中展示了一批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
(八)环境宣传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第三届全省环境宣传教育周,举办“全省大学生环保知识大赛”、“百名主播带你领略环境美”等大型宣教活动。电子废弃物微信回收平台正式上线,命名第十四批111所省级绿色学校。建设“e环保”等多个自媒体平台。江苏省生态环保体验中心向社会开放,入选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省环境宣教工作获得第九届中华环境奖和江苏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奖。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主动公开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信息,“江苏环保”网站全年对外发布各类信息8233篇,年访问量达890万人次。加大环保政策解读力度,组织新闻发布会64场。督促国控重点监控企业发布自行监测信息,平台运行稳定。
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完成中美合作“中国大气质量管理技术援助项目”。与丹麦首都大区地区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土壤、地下水环境管理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履约项目,出台《江苏省ODS物质制冷维修、回收、销毁等备案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亚洲开发银行盐城湿地保护项目,项目总体进度完成率达5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环土壤〔2024〕80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五五”国家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方案》和《“十五五”国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方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
2月2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方法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各类缓发不利影响不断加剧。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二十二部门印发《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对2035年前强化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指导。《行动方案》明确,浙江重点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工作部署,将适应气候
四川省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1月8日发布《攀枝花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代拟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本条例适用于攀枝花市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攀枝花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代拟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噪声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
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12月13日印发《台州市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详情如下:台州市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一、为有效防治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二、本办法适用于台州市行
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条例》分为七个章节,共45条,分别为总则、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点位管理、污染源监测管理、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等制度。全文如下: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政府12月10日印发《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进一步完善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响应机制,统筹做好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详情如下: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对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11月29日发布《甘肃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用于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安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详情如下:甘肃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2024年11月29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11月27日发布《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行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5日,海拔4700m的藏北高原,在一台800T履带式起重机与两台100T汽车起重机辅助下,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13#风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缓缓升起,于10:45顺利与机舱完成对接,标志着该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是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
7月5日,海拔4700m的藏北高原,在一台800T履带式起重机与两台100T汽车起重机辅助下,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13#风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缓缓升起,于10:45顺利与机舱完成对接,标志着该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是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保供项目,也是目前西藏在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排查方面,要求企业应协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联合排查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运行状态异常(如电池温度异常、电压异常、电流异常和绝缘异常等)情况,对电池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7月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严控“两高”行业,针对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联网监测,通过“河南省智慧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实时分析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如治污设施未同步运行)自动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河南周口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周口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强化用能保障。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用能成本。积极推动实施增量配电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独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最近《人民日报》通过专访任正非对外释放了重要信号。其中也讲到了,AI竞争的背后,是要有充足的电力、发达的信息网络,而中国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说,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已成为科技行业的共识。本期「电网深谈」邀请了阿里云能源行业首席架构师黄振、浙江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孙钢、浙
编者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voltagetransformer,CVT)广泛应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是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电压的重要设备。目前高压CVT已安装完善的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获取CVT的电容量、介损、局部放电、温度、二次输出电压等多参量信息。这些多参量信息数据广泛应用于CVT运行过程中渗
2025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告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重点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管辖海域海水水质基本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5月9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北京碳市场2013年开市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运行平稳有效,很好地发挥了促进碳减排、推动绿色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涉及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状况,图解如下: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联合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出席活动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蓝天立,中央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出席活动并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5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趋势。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出席发布会,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监管有关工作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5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及41种化学物质增补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修订《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是适应新的环境管理需要,强化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主要包括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措施与行动等内容。详情如下:
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10月9日印发《泉州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我市“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详情如下:泉州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3—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最普惠民生
最近,一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这部《规划》的核心思想,在于说清楚了在新时期我们国家在治水路上要瞄准什么方向,聚焦哪些重点。毕竟思维决定行动,顶层设计规划好了,接下来的仗就打得有章可循了。如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