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传承与发展——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之路

2016-06-21 08:55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高嵩 俞岚 秋琳关键词:污水处理厌氧技术王凯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相分离器

通过这样系统的梳理,UASB技术从之前单独施工、现场制作,变成了流水线生产、标准化施工、现场模块拼装,成功将施工周期从之前的半年到八个月,快速降低到一个月之内。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次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变革。一方面,工程和装备的标准化,充分应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工具,成本大幅降低,施工周期大幅缩短,质量有了整体保障,契合了当时中国集中爆发的环境治理需求。

自此,国产化装备终于可以在同一个维度上与外资企业一较高下了。另一方面,反应器的标准化,大大节约了科研时间。广大科研人员终于可以不用在反应器与设备的改良上耗费更多精力,从而解放出来更多地专注于工艺和污泥性状改良的研究。这为后期厌氧技术的快速发展解除了束缚。

不锈钢布水器

试想,在行业还在混沌初期,一个用这套技术体系和装备体系武装起来的企业,会具有多么大的竞争力与杀伤力。十方公司开始在最熟悉的食品领域发力,一时所向披靡,两年时间即获得了淀粉行业90%的市场份额。而此时,在UASB产业化的最后一环——颗粒污泥的产业化,也具备了基础和条件。

如果不解决UASB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和应用,UASB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就无从谈起。而前期一系列淀粉项目的获得,为颗粒污泥培养基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颗粒污泥往往产生于高浓度进水过程中,而淀粉行业的废水虽然生化性较好,但普遍浓度不高。这时,王凯军课题组的举措则很有系统论的意味。

他们通过将高HRT低进水浓度加回流稀释的方式,研发了一套有效的方式快速培养颗粒污泥。一般来说,每个厌氧污水处理项目都包含一对或数对反应器,这样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反应器的有机负荷而令反应器产生大量的颗粒污泥。根据当时的数据测算,一个日处理规模6000立方米的淀粉废水项目,一年可产生2000立方米的颗粒污泥,可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利用十方在山东获得的一系列淀粉食品处理项目,课题组成功建立起一系列颗粒污泥的培养基地,进而辐射到其他行业和其他地区。

延伸阅读:

【深度】产业化之前:中国厌氧污水处理的那些年 那些事

【深度】王凯军:创新厌氧技术 引领厌氧领域新格局

原标题:独家 | 传承与发展 ——厌氧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厌氧技术查看更多>王凯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