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为预防常外毒地事件再次发生 “土十条”出了这些大招

2016-07-22 14:57来源:可道作者:苏晗 汤德福关键词: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招式四:内外兼修

招式要点:试点项目,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招式详解:土壤污染给我们的不仅是问题,也是机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培养起一定的环境产业。土十条今后将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200个试点项目,形成一套有效的技术体系,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建成成果转化平台。向民间放开土壤环境监测评估市场,完善整个治理与修复产业链,公开能力弱水平低信用差的从业单位。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介入,发挥“互联网+”以及社会资本合作(PPP)的优势,发展绿色金融、鼓励企业发行股票、试点发行债券和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招式来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二十五至二十九条。

(二十五)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科研基地。优化整合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

(二十六)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2020年底前完成。根据试点情况,比选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以环保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2017年底前,发布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二十七)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从业单位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发挥“互联网+”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产业链中的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十八)强化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二十九)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探索通过发行债券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开展试点。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原标题:为预防常外毒地事件再次发生,土十条祭出了这些大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