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技术盘点】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传统与新兴技术盘点

2016-08-05 13:24来源:环境工程作者:高国龙关键词:热脱附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场地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台湾等地研究人员曾利用该技术处理有机物污染土壤,脱附效率在99.99%以上,但多是针对汽油、苯等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对沸点高、挥发性低的有机物污染土壤远红外热脱附修复研究甚少。清华大学蒋建国教授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发了一套实验室层面的真空强化远红外热脱附系统,并对八溴二苯醚等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了初步热脱附研究,发现效果良好。

4 热脱附效率影响因素

4.1 土壤含水率

水在处理过程中的蒸发也需要燃料,所以过多的水分含量会提高操作费用。另外,水蒸气在尾气处理过程中也要同尾气和解吸下来的污染物一同进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过大的水量会导致产废率较低。

孙磊等发现热脱附处理五氯酚污染土壤时,在125 ℃情况下,污染土壤中PCP的残留量随含水量的增加(0~0.3~0.6 g˙g-1 )而降低,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PCP的残留量又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0.6~1.2 g˙g-1)而增加。

4.2 土壤粒径

细质地土壤采用热脱附技术时,土壤随气流吹出滚筒,尾气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转,系统压力增大,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从热传递角度来看,沙质土壤不容易聚集成大的颗粒,与传热介质接触表面积大,易采用热脱附技术。

4.3 土壤渗透性

土壤渗透性影响气态化的污染物导出土壤介质的过程,黏土含量高或结构紧实的土壤,渗透性比较低,不适合利用热脱附技术修复污染土壤。在渗透性较差的土层中,通常含水量较高,甚至达到水饱和状态,从而使相当一部分的有机物滞留于水层保护的土层中,不能受到周围流动气流的直接影响。因此,在采用热脱附法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通常是对水不饱和土壤进行的。

4.4 系统温度

加热污染土壤能促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清除,但是温度过高,会对矿物的组成结构造成破坏。Lee j在对汽油污染的土壤进行流动床热脱附的研究中,将土壤的温度由20℃增高到9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虽然污染物可以彻底的清除,但是土壤中的水分,甚至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土壤矿物中的碳酸盐都会因高温分解而挥发掉。因此,过高温度的加热修复对于环境样品的修复并不可取,在较低温度下,通过延长加热时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全文刊登在《环境工程》2012年第1期。

原标题: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传统与新兴技术盘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脱附技术查看更多>异位修复技术查看更多>场地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