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土十条”大市场下的热话题 冷思考(二)

2016-08-26 09:21来源:高能环境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行业土壤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壤治理思路更加科学合理,对行业的市场预估回归理性,对治理监管和要求更加严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土壤修复相关企业至少近1000家,99%的修复企业都是近年才出现的。所以对“土十条”带来的市场预估值应回归理性,为过热的行业降降温。

但不可否认,“土十条”的治理思路更加贴合实际,也对治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土十条”提出,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不仅对修复过程进行监管,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还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业界认为,对企业治理的过程监管更加严格,将规范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水准是否匹配相比“水十条”,“土十条”,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没有之前想象的大,但对相关产业的要求更高,行业水平距离“土十条”要求,还有差距。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面临技术储备不够、人才队伍不强、工程经验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使这一新兴的潜在规模巨大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和引导,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要想达到目标中的规模尚需时日,需要企业完善产业链,提升自主研发水平。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技术引进等实现技术的不断突破。

商业模式是否明晰一直以来,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是业界探索的重点领域。有观点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我国土壤修复市场一直依靠专项资金带动。而业界期待,“土十条”能推动行业赢利模式的形成,促进企业尝试新的治理模式。

关于土壤修复资金来源,“土十条”中提到加大政府购买、发展绿色金融、发债等方式,但是关于污染主体收费模式、财政补贴的资金来源、金额等具体详情仍比较模糊,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尚未明确。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污染土壤修复是环保行业的一块大蛋糕,但其实这项工程耗力、耗资,资金缺口巨大,目前,我国修复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承担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达3/4。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缺少稳定的支付体系,就难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土十条”大市场下的热话题 冷思考(一)

“土十条”大市场下的热话题 冷思考(三)

原标题:原创 |“土十条”大市场下的热话题 冷思考(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修复行业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