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观察|从环保部长近期动态看环境治理新风向

2016-08-30 08:37来源:固废观察作者:刘瀚斌关键词:环保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戏称为“环保钦差”的督查组,似乎是一种象征,代表中央巡视地方对于环保事业究竟“真心不真心”,这包括了落实国家环保决策决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耐心、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恒心。不论如何,环保部从之前的专抓企业到能够监督政府,已向前迈进一大步,但如何能够真正常态化监督,已开始实施的“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可能会探寻一条新方法。

绿色金融,打通环保与金融连接的最后一公里

这几个月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个热词便是“绿色金融”。事实上,绿色金融的兴起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正如新古典经济学的论述,简单的由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传统要素产生的经济模式,将必然过渡至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定价,就是崭新的表现。

果然,在本次的十三五规划中,“绿色金融”一词横空出世,李干杰副部长在3月29日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圆桌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快创新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并将此次会议的主题设定为“推进绿色金融,助力地区发展”,可以发现绿色金融背后隐藏着的“双重红利”,一方面要用金融手段盘活环保经济,可是钱从何来,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已经明确“仅靠政府资金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这已经告诉大家以往“环境靠政府”的思路以后行不通,社会资本、国际资本也必须进入,是不是有点拉大家一起下水的感觉?

这个逻辑理解为,只要你进入这个游戏,就必然会谈投资回报率,但是环保产业的特点周期长,投资大,也许不能满足资本快进快出赚快钱的本性,那怎么办?唯有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长久,根据经济学的规律,现在的不均衡是短暂的,总要从一个不稳定的均衡走向一个比较稳定的均衡,一旦新的均衡建立,崭新的经济点也就出现了。马上举办的G20峰会,甚至将“绿色金融”作为单独议题讨论,可以想象未来的金融格局是否会由此激起千层浪?

然而这毕竟是金融对于环保产业的单向输血,绿色金融的另一功能还有就是反哺金融业本身的健康发展。经历过“股灾”、“熔断”、“P2P跑路”折磨的投资者,似乎已被国内金融业的不规范伤透了心。大家渴望的安全性、流动性、高盈利的金融模式何时可以到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恰好能够符合大家的预期,战略新兴产业、工程周期长、政策驱动力大、政绩考核有硬性要求等等,这一切特点正好可以抚慰投资者脆弱的心。唯有双向促进才能保持长久。

PPP模式、绿色证券、绿色债券也好,也许这都是表象,环保部要的结果是大众对于环境改善的认可,而“金融”与“绿色”怎么匹配、如何匹配、载体是什么等等,也许这都是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高层的意图总是先通过试点,逐渐找到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信息公开、动态追踪、及时评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倒是能够催生环境咨询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既要懂金融,又要懂技术的复合需求出现了。

“信息化”和“大数据”打造环境治理抓手

最后必须聊聊“信息化”。3月中旬陈部长在北京会见了IBM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睿兰女士,双方就环保信息化领域进一步扩大技术合作交换了意见。IBM早在2013年就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并且已在国内的部分城市进行了试点,反响不错。而环保信息不公开一直饱受大众诟病,而一切环境执法的基础也必须来自于环保信息的准确与公开,所谓的环保垂管不就是要拿到完整真实的一手信息吗?

而3月环保部的一则采购新闻颇有意味,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为生态环境大数据2016年度建设项目技术支持及咨询服务项目承担单位,这是否意味着该公司就此拿到了环境最源头的信息。看见这家公司中标,仿佛已经影影绰绰的看见了一个环保数据的平台,这其中能够衍生出的服务无计其数,就看怎么嫁接怎么变换了。

但环保数据与商业数据不同,商业数据是具有完整意义,即源头流通都清晰,但环境数据仅知道污染物从哪里来还不够,知道污染物到哪里去,甚至怎么去才是核心。也许污染源的管理转化为全过程的管理,并且延伸至“人群健康”这个主题,环保数据的价值才能最大化。这样的数据往往又与产业链的衍生密切相关,环保数据的属性才能与商业数据产生共振。

无独有偶,7月,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出席《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媒体通气会,介绍备忘录主要内容,回答记者提问。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其基础正需要信息化和大数据作为基础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原标题:观察 | 从环保部长近期动态看环境治理新风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法查看更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