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解读城市发展路径 探究海绵城市需求

2016-09-18 10:01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作者:李春梅关键词:海绵城市水问题雨洪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比对先发国家经验,寻找问题根源

2016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在2016年10月底以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

笔者认为,中国设市城市情况各异,海绵城市总体目标的实现,不是哪个单一职能部门能够承担的,不仅需要规划、设计,更需要政策、机制同步进行。

1.水系统综合规划是系统解决水问题的基础,也是海绵城市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国内众多城市缺水,地下开采严重,以至于大动周章地远程引水。但基于水循环规律,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保障安全为总体战略的水系统综合规划并未切实推广落实。为什么?条块分割的管理主体间的壁垒使得水系统综合规划不易启动。同时,自来水比中水处理成本低,节水政策没有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曾经采用的阶梯水价力度难以推动节水的进程,综合水务部门(或机构)没有动力去做。

新加坡具有一体化、循环的水系统。2001年,涉水管理集中到公共事业局(PUB),PUB可以制定和执行政策,集中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外来水源的依赖,实现自身水资源自给自足,保证供水安全。2006年,新加坡开启ABC水计划,是在可循环的水系统构建之后。

笔者认为,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一刀切”地整合涉水部门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基础数据的统一平台,摸清家底,逐渐完善涉水建设与管理的机制,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便是构建这一机制的一个抓手和平台。以此对现行涉水规划优化整合,查清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系统设施保障能力、水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机制,加强监督和约束,这是海绵城市成功的保障。

2.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咨询,引导城市逐步、有序地进阶到水敏感城市。

欧、美、澳、新等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水资源管理发展史表明,城市进阶发展有以下几个台阶:供水城市、污水管理城市、排水管理城市、水道塑造城市、水循环城市到水敏感城市,涉水基础设施的不同构建阶段需要匹配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国各地城市发展水平、自然状况千差万别,首先必须要辨析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症下药。

在安全可靠的供水城市、有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的污水管理城市、经济有效防洪的排水管理城市阶段,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加强立法,完善政策,强化管理、维护与监督。

当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后,需要进行水道景观塑造、水循环系统的构建,实现满足城市的可持续、适应性及宜居性的水敏型城市,这一系列阶段需要灵活、与时俱进的机制及民众更加成熟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并需利用私人和公共手段来治理。显而易见,这需要跨部门、领域的协调,更需要综合系统的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进阶图如图2所示)

图2水资源综合管理进阶图

新加坡是水资源综合管理城市的典范,CPG集团在多年参与新加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关“上台阶”的经验。在参与中国多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项目中,加深了对中国涉水问题、机制的理解。因此,CPG集团提出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水资源综合管理咨询》方案,依据沣西新城独特禀赋与基础,选择契合的标杆城市群,设置KPI,在每个进阶处以理念、管理、技术等多类型策略,确保新城依据设定的目标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水循环城市及水敏感城市的标准。从项目创造到咨询的多个环节,在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中,谋划“上台阶”的策略,使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有信心去帮助更多的城市登上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更高台阶,迈向水敏感城市。

CPG集团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湿地公园项目

原标题:解读城市发展路径 探究海绵城市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水问题查看更多>雨洪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