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解读城市发展路径 探究海绵城市需求

2016-09-18 10:01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作者:李春梅关键词:海绵城市水问题雨洪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搭建多赢跨界平台

满足建设海绵城市需求

组合出拳,巩固成果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在全国选择30个左右典型城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针对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创新性探索。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是针对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创新性探索,非常必要和紧迫。

新加坡在提出ABC水计划的同时期,也提出了2012新加坡绿色计划,描绘出了国家要在10年内实现的环境长期可持续道路,制定了相应的策略方针来确保该计划的实现。其包括六个方面:洁净的空气和气候变化、水资源、废料管理、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国际环境关系。

合作相融,共谋大计

LID孕育于西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雨洪管理实践中,于上世纪90年代又兴起绿色基础设施战略,以期在传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创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保护及发展模式。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学者共同合作,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是一味相互指责。当前,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间的相融合作,是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也是最有挑战的。

设计公司间合作共

当前,中国城市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种种问题复杂叠加,只有多专业、多背景的企业共同协作,走强强联合之路,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目前面临的城市问题,先发国家也曾经碰到并成功处理过。CPG集团拥有国际视野和相应的经验,但在面对中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时,如果需要也会与国内设计院组成联合团队,发挥各自优势,为城市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在多年的实践中,CPG集团既积累了中国的项目经验,也拥有了和国内院合作的跨文化、跨专业的能力。如上文提到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新渭沙湿地公园、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水资源综合管理咨询项目,便是主动邀请中国华北市政院,贡献本土经验合作完成的。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应对产能过剩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咨询设计企业主动适应形势,把脉城市需求,尽快切入城市建设变革的新轨道,不仅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还为企业转型发展寻找到新的动力。

李春梅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新加坡规划师协会会员。现任新加坡CPG集团CPG咨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署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

原标题:解读城市发展路径 探究海绵城市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水问题查看更多>雨洪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