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全文)

2016-12-23 17:1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大气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生态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加大科技支撑,强化示范推广

加大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技研发力度,针对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积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和特色的地方性标准,完善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开展各类示范试点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

五、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公众参与

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宣传教育,推动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引导低碳消费,大力推广绿色出行、再生水利用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休闲模式。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完善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机制,拓展企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的渠道,加强社会对政府、企业履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

附件1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

编制说明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4]1528号)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编制了《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

我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生态空间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瓶颈约束凸显等诸多问题,城市生态保护建设与城市规模增长不相适应。

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城市生态保护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城市建设方式、提高发展效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保障。

(二)编制过程。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2个部门印发《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按照发改农经[2014]1528号文件要求,为落实该规划中“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进行编制《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司牵头,成立由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制组。2014年9 -12月,编制组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现状和面临形势、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提升策略等10个研究专题,并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函调和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014年10月、12月先后两次召开专家讨论和技术交流会议,初步确定了规划的范围、定位、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等。2015年1月,编制组各参编单位提交《全国城市生态系统现状和面临形势》《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提升策略研究》等10个研究专题成果。2015年6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形成《规划》(初稿)。2015年6-8月,编制组与有关部门就《规划》(初稿)主要内容进行了沟通对接,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2015年8-10月,将征求意见稿印发各省、区、市行业主管部门、各城市以及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2016年1月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并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再次修改完善。2016年5-7月将征求意见稿送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结合各方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查看更多>挥发性有机物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