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深度行业调研——土壤修复行业

2017-04-01 10:39来源:知乎“环保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专栏作者:丁敏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市场土壤修复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去产能新增220 亿元矿区土壤修复市场。国家提出用3-5 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 亿吨、减量重组5  亿吨,未来退出市场煤矿以小煤矿为主,典型煤矿单位生产能力所需占地面积为0.07 平方千米/万吨,根据典型矿区土壤修复案例计算出矿区土地修复成本约为640  元/平方米。矿区土壤修复存量市场虽大,但煤矿依资源分布的特征使之一般远离城市,在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时,资金来源主要靠中央拨款,有效市场仍待观察。假设有效市场比例按照0.5%计算,未来3-5  年市场空间将达到221 亿元,年均市场空间约74  亿元。此外,以京津冀为首的全国多地颁布禁煤令,区域内高能耗燃煤企业将面临技改与厂房搬迁的抉择,位于城区或近城区的场地有较高修复改造价值,土壤修复会再添增量市场。

耕地占补平衡权利下放省内,打通万亿存量污染耕地修复盈利模式。目前全国18 亿农田超过3 亿亩耕地污染普查结果超标,其中5000  万亩污染情况为中到重度。保守计算按照30 元/平方米(2 万元/亩)修复成本计算,农田修复市场1 万亿。耕地靠1000  元/亩的自身产出不足以覆盖修复成本,缺乏资金来源,当前新模式通过三四线城市产生的耕地指标,为一二线城市提供耕地转成建设用地建商品房,将耕地修复成本转嫁至房价,解决了过去耕地修复只能靠政府出钱缺乏盈利模式的问题,将会极大提升耕地修复市场放开速度)。

要点总结:

n 政府投资环保的动力包括:1)维稳;2)通过资源化创造直接经济价值;3)通过协同效应促进产业升级。这样看,土壤修复对政府完全没吸引力。

n 土壤修复市场打开的根本变因是政府执政思路升级,从“考虑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的线性思路(仍适用),开始转向系统性思维。

n 当前标的主要从事修复工程类业务,另有少数标的从事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业务。

n  近年利好土壤修复政策密集出台,注意政策的急迫性和可行性区分优先级,注意是分阶段修复,而不是全面铺开。如过分夸大市场的体量和释放进度,相关标的有杀估值的风险。

n 配套政策完全落地或需一年以上,待相关配套性政策陆续落地,行业才能真得起来。最怕政策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n 规范化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

n 各地方的“小土十条”更具备可操作性,对行业刺激作用更大

n 目标不是必须将污染物含量降至低于标准限值以下,而是将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n 土壤修复的政府资金落实问题难言乐观,地方政府的长期支付能力有限。

n 钢铁去产能提前释放土壤修复市场,城市型布局的特点使得钢铁去产能盘活的有效土地资源较多;

n 煤炭去产能释放土壤修复市场缺乏资金支撑,因为煤矿资源分布一般远离城市

n 耕地通过耕地变商品房等模式,解决资金问题,释放市场空间。

第三章 技术线路介绍

一、基本介绍

土壤污染治理产业链拉动检测、风险评估、治理等需求。

从治理过程来看,首先是要进行场地调查并且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后判定污染威胁比较大的土地开始制定修复标准,然后再进行修复技术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运用药剂和设备,对污染土地实施修复工程,最后对修复结果进行评估和运维。

从复流程来看,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估主要包含土壤修复检测,修复过程主要包含药剂、设备、工程等生产作业过程。因此,我们看好土壤修复检测、药剂、设备、工程产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市场报告: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原标题:土壤修复行业的深度行业调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市场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