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深度行业调研——土壤修复行业

2017-04-01 10:39来源:知乎“环保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专栏作者:丁敏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市场土壤修复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参考图2


三、技术优势

n 原位Vs.异位:原位技术是大势所趋。

原位技术与异位技术的区别在于是否将土壤转移到其他场所进行处理。从长远来看,原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大势所趋,在城市场地修复中尤其如此。异位技术的缺陷在于运输阶段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运输到其他场所进行处理时占地面积较大,且受污染土壤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处理。

n 物理Vs.化学Vs.生物:各有优缺点,生物方法潜力大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异位换土、热脱附、阻隔填埋、气相抽提等,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其缺点在于1)成本较高,2)若处理不当,污染物有二次扩散风险。

化学/物化修复技术以固化/稳定化,氧化/还原、土壤淋洗等为主,改变、调理土壤化学形状。该技术路线发展较早,应用广泛。其缺点在于1)相关药剂仍需进一步研究,2)若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污染物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再度泄漏。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理论上,该技术路线的潜力最大,有望实现最彻底的修复效果。然而,当前该技术路线还在探索中,普遍存在修复周期长、效果不稳定、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除了少数中试项目外,并无大规模商用。

此外,协同两种或以上修复方法,形成联合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单一污染土壤的修复速率与效率,而且可以克服单项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对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混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土壤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行业专家认为,以城市土地安全开发利用为目的的风险控制集成技术、以土壤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绿色修复技术、以及原位生物修复强化技术和地下水的一体化修复技术等,应成为未来5年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重点。

“人”比“专利”更重要,重视技术团队持续研发能力。由于土壤污染具有多样性,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场地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案。每一个场地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技术路径进行综合使用。某种程度而言,土壤修复中“人”比“专利”更重要。我们认为,投资者在判断相关标的的技术能力时,在关注其相关技术专利之外,更应关注其技术团队对于相关修复技术和实地修复工程方案的持续研发能力。

四、某资深业内人士对公司技术的建议

土壤修复技术分为两个层次。找标的建议必须具备至少一种高端核心技术+通用技术。

高端核心技术,如原位热脱附、电棒加热、电阻加热、引燃技术。具备高端核心技术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决特殊问题,二是为了技术营销。注意要有实际的案例支撑和门槛要求,不然效果打折扣。

延伸阅读:

环保行业市场报告: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原标题:土壤修复行业的深度行业调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市场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