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2017-06-17 08:49来源:网易研究局作者:杨泽宇关键词:塑料垃圾绿色包装快递包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可降解:只是看上去很美

不少吃瓜群众会质疑,现在的餐盒、塑料袋不是可以降解吗?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垃圾。

很遗憾,“可降解”这个风靡N年的名词,只是看上去很美。

简单地讲,“可降解”就是利用能被微生物分解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塑料包装的制作。普通塑料袋历经数年都不能被分解,但可降解塑料袋的分解过程只要半年左右。这种方法从本质上讲,就是寻找替代品,替代传统的化工塑料袋。

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在推广过程中,可降解塑料袋不止一次遇到了瓶颈。

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成本要高于普通塑料袋。据统计,2011年,普通塑料袋的价格约为1元/100只-3元/100只,而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要3.5元/100只-4.5元/100只,水产业用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更是高达5元/50只。即便到现在,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依然要高于普通塑料袋。普通塑料袋的成本大概是每吨1万多元,而可降解塑料袋每吨要两万多元。铁路上使用的降解餐盒比普通的餐盒价格要高出1-2倍,生物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的成本更是高出15倍。

生产成本被抬高主要是由于加工的难度大造成的。部分可降解塑料的加工难度很大,比如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甚至很难被加工成功。

即便能够加工成功,产品的性状也对使用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可降解塑料袋没有普通塑料袋耐用。还有一些降解塑料有怕水、不耐高温的性状,很难满足各种各样的商品,比如水产品、高温食品等的盛放需求。

而面对这些困境,监管层提供的政策环境不够稳定。

首先,虽然国家对塑料产品制定了统一的回收标志,但是并没有对可降解塑料产品做统一的识别标志,甚至连统一的定义都没有。以塑料袋为例,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本身并没有极为显著的差别,降解过程也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显现,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识别标志,致使消费者很难区分二者的差别。

表1 塑料回收标志详览

其次,政策利好环境也不够稳定。

原标题:任志强怒怼外卖业背后:塑料垃圾不到两天就可以覆盖故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塑料垃圾查看更多>绿色包装查看更多>快递包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