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对3年多前环保部联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一个问题充满困惑:他们将点位超标率误当超标面积,对镉的点位超标率高达7.0%甚为不解。为什么是镉的超标率高企,镉从何而来?和国外相比,耕地镉太高了吗?曾经在日本带来痛痛病的镉还有什么影响?耕地镉污染与粮食超标是怎样一种关系?……为了正确理解上述问题,笔者将从标准、时间、空间、粮食超标率等维度对此做一些解读。
标准与时空维度
超标率的计算基础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或者特定的评价参比值),标准的高低影响超标率的数值。
上个世纪中叶日本发生因长期食用镉超标稻米而导致痛痛病事件之后,很多国家都对土壤镉含量制定了标准。时至今日,在全球所有的土壤标准中,镉的标准值有400个,最低的是2005年拉脱维亚制定的0.08 mg/kg,最高的为美国俄亥俄州环保局规定的83000 mg/kg,相差6.0个数量级(百万倍);90%的标准值都在100mg/kg以内。
对于农田,各国标准很不一致。我国农地镉标准为镉总量0.3mg/kg(pH>7.5为0.6mg/kg),而我国台湾于2000年制定的镉标准高达5.0mg/kg,相差16.7倍;英国2002年制定的标准为2.0mg/kg,是我国标准的6.7倍。除了丹麦、芬兰所定标准是0.3mg/kg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耕地镉含量均高于我国,如捷克0.4mg/kg,加拿大0.5mg/kg,德国沙土0.4mg/kg、黏土1.5mg/kg。此外,大多数国家以土壤全量为标准。
不论以何种形式设定标准,我国标准最低,因此我国耕地土壤的镉超标率高其实与实行最低标准有关。若拿其他国家的土壤镉标准来计算,我国耕地土壤的镉超标率就会大大降低。
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图集》公布的全国范围内调查的4095个分析样点的镉算术平均值为0.097mg/kg,几何平均值0.074mg/kg,中位数为0.079mg/kg,95%置信限为0.017~0.333mg/kg 。
而美国于1986年发表的36个州偏远地区作物生产区的农业土壤(刻意避开污染)3305个点的镉中位数为0.2mg/kg,算数平均值为0.27mg/kg,95%置信限为0.005~2.4mg/kg,可以看出同期美国作物生产区的土壤镉含量比我国要高得多,平均值接近我国土壤镉环境质量标准0.3mg/kg。
很多国家对土壤进行了详细调查,如英国以5km × 5km 调查全英土壤5692个点,镉平均值高达0.7mg/kg;日本稻田土壤的镉平均值为0.45mg/kg。如用我国的土壤镉标准来评价,以上国家都已超标。对比来看,我国7%的点位超标率(轻微5.2%、轻度0.8%、中度0.5%、中度0.5%)并不“严重”。而且发达国家“土壤污染”发生在两百多年来的工业革命进程中,我国则是在近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两者存在着时间跨度的差异。
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土壤镉含量从1990年算术平均值0.097mg/kg上升到2014年的点位超标(0.3mg/kg)7%,表明有大量的污染物镉进入土壤。
从空间角度来看,有研究表明,我国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镉高达2186吨,燃煤排放镉强度最高可大于0.20kg/km2。估算每年进入农田的镉高达1417吨,其中来自大气沉降的镉493吨,占总量的35%;家畜粪便778吨,占总量的55%。很多人误以为化肥是镉的主要污染源,但来自化肥的镉为113吨,占总量的8%,其中来自复合肥的6%、磷肥的2%。由于灌水进入农田的镉为30吨,占总量的2%。
在进入农田总量为1417吨的镉中,每年通过各种途径带走的为178吨,也就是只有13%的镉被输入,而87%滞留在农田中。设定耕层20公分、土壤容重为1.15g/cm3,则土壤镉含量年增0.004mg/kg。按照这个速度污染,从1990年的土壤背景值起算,50年内所有耕地土壤都将超过目前标准(0.3mg/kg)。
以上不仅表明了土壤污染源,也表明数十年中有大量镉进入土壤,造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耕地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达19.4%,而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0%。
土壤重金属问题的核心
由此可见,我国土壤的镉含量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很高。但为什么我国粮食镉超标率近年来变得很突出,以至于2013年“镉大米”新闻频频,而其他国家包括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日本、韩国的大米相对安全?
金属冶炼、燃煤发电、露天垃圾焚烧乃至吸烟都可以将镉排放到大气中。多年来,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金属冶炼地区广泛、数量庞大,煤为主要能源,加之污染防控的法律和措施执行不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镉在整个土壤污染的超标率变得突出了。
同时,还与我国施肥结构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数十年来,我国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断攀升。很多学者指出,化肥施用量超过了世界225kg/ha的警戒线近1倍,带来了土壤酸化。长三角有些地方20年间土壤酸度增加了10倍,珠三角30年间耕地土壤pH值从5.7下降到5.4。
土壤对污染物具有缓冲性,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通常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迅速被土壤胶体固定而“老化”,从而降低其对植物的有效性。但在酸性环境中,镉很难被“老化”。
欧美、日本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大量试验表明,土壤酸碱度处于4.5~5.5区间时最容易产生镉大米。笔者很多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如在pH值为5.33、土壤全镉量为0.22mg/kg,品种筛选试验中的33个品种的大米镉含量均超过我国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0.20mg/kg,也就是在酸性条件下,镉不超标的土壤一样产生镉大米。
综上所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不在土壤镉总量的问题上,而在于数十年快速、大量镉进入土壤,且因土壤被酸化导致的外源镉的植物有效性很高的问题上,因而很有必要客观看待土壤污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认识到这一问题有助于我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方法选择,也期待目前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在污染源消减问题上得到加强。整个土壤污染防治不仅仅关注土壤重金属量的减少或者固定,而应该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土壤健康为目标,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体系。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奋进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芽孢杆菌(Bacillus)因生长快、表面积大、抗逆性强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近年来报道的具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功能的芽孢杆菌种类进行了总结,梳理了其作用机制,并对其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归纳,结果显示,已有20种以上芽孢杆菌表现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功能,主要修复机制有生物溶解与沉淀、生物吸附与富集以及生物转化作用3种。最后对芽孢杆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如何有效的治理镉污染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是人类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充分发挥了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各自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DTPA浸提态Cd、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糙米Cd和稻谷产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判改良剂的修复效果。
人类活动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趋严峻。一方面,镉污染土壤因其粮食作物的吸收积累导致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健康问题。另一方面,镉超积累植物在镉污染土壤具有高效地吸收和转运镉的潜能,进而广泛应用于土壤植物提取修复。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方法为环境中金属迁移转化和植物体吸收运移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由于金属元素在不同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同位素分馏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反演和解析其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的机制。
陆良化工厂铬渣污染案在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调解下结案。调解书主要内容为:被告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环境侵权责任,承诺在已完成的场地污染治理基础上继续消除危险、恢复生态功能,进行补偿性恢复;就补偿性恢复项目和原告因参与各项目验收的必要费用支付人民币308万元;并承担原告因本案诉讼发生的合理费用及案件受理费用。
汞、铬、砷、镉、铅等都是重金属,因含量超标而造成污染乃至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重金属会破坏人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有些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土壤重金属超标、农产品镉超标、大米污染等,均是热点议题。本文提出摸清家底,效法自然,需求导向,保障健康,用好政策,创新模式等24字方略,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核桃壳生物炭BC400、BC500、BC600分别使土壤pH升高了1.07、1.31、1.38,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减少了17.02%、20.20%、24.53%,可还原态Cd含量减少了8.9%、19.1%、38.2%,可氧化态Cd含量增加了44.83%、78.45%、100%,残渣态Cd含量增加了66.03%、71.43%、89.21%。同时,土壤pH与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核桃壳生物炭能够对Cd污染土壤起到钝化修复作用。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技术中钝化剂施加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培养试验结合定期密集采样监测方法,研究羟基磷灰石(HAP)、小麦生物炭(WB)、巯基改性坡缕石(MPG)施加对镉污染碱性土壤pH值、EC值、团聚体组成和DTPA-Cd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未来将全面淘汰铅酸蓄电池和镉镍电池,实现以新型铁镍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碱性镍系二次电池和锂电池互为补充,完成传统污染电池的战略转型,以解决电池行业铅镉污染的历史性难题。”近日,在全国碱性电池论坛上,河南创力新能董事长杨玉锋对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了解,创力新能
近日,顺德一公司因疏于管理维护,致使有毒有害的废水经收集池池壁的裂隙渗漏至外环境造成污染,被顺德生态环境部门查处,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案件详情3月18日晚,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龙江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巡查发现辖区内某五金喷涂公司废水治理设施因提升泵损坏没有运行,废水排放口地下沉池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削减水污染负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污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处置,会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昆明市共有38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1059t,其中主城区污泥产生量占全市的77.8%。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经历了从简易堆存到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过程。以昆明市为例,分析当代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径的选择,并进行污泥管理现状分析和处理处置成本测算,提出进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建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摘要:针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提出以土壤中全量浓度筛选值和管控值作为衡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标准,对湖南省部分稻田农用地土壤及点对点稻米样品中镉、铅、砷、汞的总量和有效态浓度及稻米中含量进行监测,根据重金属总量浓度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3组。
汞、铬、砷、镉、铅等都是重金属,因含量超标而造成污染乃至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重金属会破坏人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有些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土壤重金属超标、农产品镉超标、大米污染等,均是热点议题。本文提出摸清家底,效法自然,需求导向,保障健康,用好政策,创新模式等24字方略,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提出建立和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以下简称正面清单),要求各地通过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截至6月底,清单内企业合计近8.2万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能监控、无人机巡查、大数据
摘要: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毒性和不可降解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危害人类健康。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很多,电化学方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清洁技术,其用途广泛,可以有效去除和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本文聚焦于电沉积法,介绍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和传质机理,重点阐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土壤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在工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壤环境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含量与种类也不断加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与防治
摘要:本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特点以及前景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引言土壤是人类以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排放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环境容量,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的隐蔽性、滞后性、不
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拥有中国一些最集中的矿藏。然而大量的农田被携带者镉和铅等有毒金属的径流所污染,村民们也因食用被重金属污染的食物而造成身体畸形,孩子们则存在着铅中毒的情况……我国有3亿亩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经济越发达,土壤污染越严重……在中国南方,一个庞大的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会议背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发展列为重点项目,各相关机构、企业也开始在电子工业领域布局。科技的进步才能带领人们开启更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国家对芯片、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视以及电子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超纯水这个概念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而电子级纯水更是目前超纯水领域最重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