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四,强化责任追究,倒逼社会监测机构诚信履职尽责。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对不符合监测规范、监测结果有误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严格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将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尚不构成犯罪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拘留,提请质监部门吊销其资质;对构成犯罪的依法依规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监测数据保真需多管齐下
◆史春
(安徽省阜阳市环保局)
环境监测被形象地誉为环境执法监管的“耳目”,如果监测数据造假,将导致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耳不聪、目不明”。之所以会出现数据造假现象,从企业方面来说,是受利益驱动,逃避监管和处罚,从政府部门来说,是出于当地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怎样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笔者认为,应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工作。为加强环境空气质量诚信监测,国家对相关体制机制进行了初步改革。2016年11月底前,实现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监测事权全部上收,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委托社会机构运行和维护,地方环保部门共享数据。这就从“考核谁、谁监测”变为“谁考核、谁监测”,确保监测数据不受行政干扰,从机制上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二是依法严惩监测数据造假。《环境保护法》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对数据造假的处理方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首次纳入污染环境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监测数据造假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但要查造假者,还要查背后的指使者,要让监测数据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让企图造假者心生畏惧,才能形成不能造假、不敢造假的氛围。
三是加强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的监督。环保部门应对第三方运营单位加强考核,优先推荐运营良好单位在本地安装和运营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对于运营差或涉嫌造假的单位,要予以通报并报上级环保部门,其运维费用补贴部分不予发放。一经查实,要终止数据造假或配合造假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维机构、监测仪器生产厂商的服务合同,并列入社会诚信“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四是实行阳光操作,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监测单位可以让公众走进环境监测采样现场和实验室,体验监测的全过程,增进公众对监测单位的了解和信任。同时,欢迎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加强对监测单位监督。一旦发现数据造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及时通报案件情况及相关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
五是采取技术手段封堵监测数据造假漏洞。要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远程质控技术等,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实时的监视和检查。建议在环境监测站点内外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对进出站房的人员和所有操作过程进行24小时监控,对采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也可进行视频记录。对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远程质控,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质控样测试,检查仪器状态。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时获取自动监测设备的关键参数和视频信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的统计规律筛选和甄别异常数据。加大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双随机”飞行检查,监管部门应对监测活动开展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坚决查处。
多举措保障环境监测求真务实
◆岳小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环保部门开展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真实与否至关重要。要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杜绝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推进环境监测求真务实,笔者建议应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严格执法,落实环境监测主体的法律责任。我国目前出台了诸多与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等。此外,最高院、最高检还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为此,只有严格落实环境监测主体的法律责任,才能对故意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形成威慑力。
第二,加强日常监管,健全环境监测各项规章制度。应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各项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健全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重点污染单位自行监测及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对环保系统内部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等。逐步建立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和自行开展环境监测企业的环境信用制度,将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和监测机构列入政府“黑名单”,限制其生产经营活动,加大监测数据造假的违法成本。
第三,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要保障公众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优势,公开相关监测数据,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应及时曝光监测数据造假行为,鼓励和支持排污单位和社会化监测机构实时公布其环境监测信息,及时受理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举报和投诉。
第四,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无论对环保系统内的环境监测人员,还是企业及社会化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人员,都要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包括环境监测相关法律及监测技术的教育。使其严格按照法律及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开展监测,知悉违法、违规监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杜绝或减少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第五,推动环境监测技术进步。先进的监测技术对于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起着基础性作用。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鼓励和支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和环境监测设施设备优化升级,推动实现环境监测的立体化、智能化、可视化。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常态化监管机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常态化监管机制》全文如下。一、提升监管效能。对全省生活污水处理厂实行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全覆
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之际,天合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ISE2025携手ULSolutions、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两家权威机构,正式发布山东泰安“肥城150MW农渔光储补项目”二期储能电站运行报告。报告显示,该站系统综合效率达87.1%,直流侧效率高达95.2%,关键指标全面领先行业同期水平。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抽水蓄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调峰、电力保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建设和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居全球首位。在河北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含规划、在建及已投产)达2997万千瓦,核准在建规模及并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应用量子通信和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和能源数据安全方面等前沿技术领域积极探索,参与无人机、卫星遥感巡检,提升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事业铺就了一条光明坦途。过去,依靠人力的“铁脚板”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且受限颇多。运维人员
3月26日,内蒙古芝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首台机组蜗壳首仓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为实现后续施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电站拟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0兆瓦的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式水轮机,总装机容量为1200兆瓦。作为蒙东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将主要承担蒙东电网系统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
3月24日,新疆北部地区出现大风、雨雪交替的寒潮天气,局部风力达13级,最深积雪厚度45毫米。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依托极轨卫星追踪、超算平台推演等手段,在3小时内排查了新疆电网2000余条输电线路,结果显示其中6条输电线路可能受到本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影响。这是今年入春以来新疆电网
以“声纹+AI”技术为核心的风机叶片内部裂纹预警产品已经服务于多家头部用户,能够“保障叶片裂而不断”,助力风电场降低事故发生,提升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土星视界创始人兼CEO陈双辉博士2025年3月18-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
3月26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上,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面向冰雹、强风、暴雪等极端气候环境,最大化保护光伏电站资产安全,以更高的系统价值和更安心的交付服务赋能客户。据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介绍,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以极
2024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全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全面优化执法方式,不断增强执法效能,立足执法普法,服务企业,将科技执法、非现场执法、包容审慎执法贯彻到日常执法工作中,重点查办了环境违法犯罪、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领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监管工作,2024年8月7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
为深入推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监管工作,持续保持对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部署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相关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加大对自动监测数据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执法监督力度,积极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用水监控等监管手段,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查办了一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依法精准高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和示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印发,适用于自治区范围内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管理,自2024年6月24日施行。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宁环规发〔2024〕8号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局(分局),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以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规范自治区储备排污权调剂管理,详情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规范自治区储备排污权调剂管理,根据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天津生态环境发布天津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伪造监测数据案:【案情简介】2023年7月26日,天津市津南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检测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为某公司出具的废气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中,采样设备使用时间(2023年7月7日17点50分至18点50分、19点01分至2
4月12日至13日,生态环境部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出席会议并致辞。黄润秋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有关情况,本次公示河南天骏环境保护监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案、河南佳境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案、河南永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案、河南哈勃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监测报告案等4个典型案例。河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征求意见稿)》,用于自治区范围内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储备排污权指标调剂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规范自治区级储备排污权调剂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环监测〔2024〕17号,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二噁英污染防控行业发展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二噁英污染防控专业委员会谢丹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截至2024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超越“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80万吨/日这一目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在这份答卷的背后,是规模急速扩张下暗藏的“隐患”: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趋于饱和、超半数项目投运能力富余、企业应收账款回
展会主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全国省市体制内外专业观众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环境监测市场基本信息展会时间:2025年7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
【关键词】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划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融入法治监督体系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技术支持检察听证【要旨】检察机关办理江河湖泊等跨行政区划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以由上级检察机关统筹不同地方检察机关一体办案、综合履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效开展线索摸排和调查取证,依法开展行政公益
【本届展会】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和智慧监测发展,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与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技术交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助力“双碳”目标,广东
为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加强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部9月5日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供开展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监督管理等工作参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关于征集地表水智慧无人运维水站监测技术测试单位的通知,主要为验证智慧无人运维水站监测技术的可行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对不同水体环境监测的适用性。关于征集地表水智慧无人运维水站监测技术测试单位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测试地表水“智慧无人运维水站”(以下简称
5月15日,由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等单位主办的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上,主办方公布生态环境监测创新(技术)产品,先河环保生态大脑、高光谱等创新平台
5月15日上午,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博览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部门指导,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联合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
5月6日下午,昆钢公司安宁基地(武昆股份、云煤能源安宁焦化)召开有组织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启动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宝武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式进驻安宁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批次的评估监测工作。昆钢公司作为云南省首家完成改造,申请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企,此次启动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
由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主办的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简称EMIE2024)将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