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行业报告|环保成为十九大重要议题 环保行业进入发展新时期

2017-12-21 15:23来源:中信建投环保团队作者:李俊松 于洋等关键词:环保产业生态环境工业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传统焚烧填埋处置为主,水泥窑协同处置初显势头

目前,中国对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主要为传统的焚烧和填埋,即在危险废物中有价值的部分,如贵金属,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后,将无其他可用价值的危险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固化或稳定,并以填埋、焚烧的方式进行最终处置。

近年来,利用水泥窑对危险废物进行协同处置也逐渐得到的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是一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磨)要求的危险废物投入水泥窑或水泥磨,在进行熟料或水泥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危险废物无害化的处置过程。危险废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能够作为燃料或水泥生产原料得到资源化利用。该处置方式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实践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然而,直到近几年使用该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的行业才进入了发展较快的阶段。与传统的焚烧处置相比,利用该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具有更加环境友好、改造周期短、改造投资需求少、处置成本低等优势。

根据环保部,2016年底,我国4000余家水泥企业中仅24家企业获得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该数据在2017年5月底达到了35家。然而,这一数据仅占全国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企业总数(超过1720家)不足2%,比重较低。核准处置规模方面,近三年来已经实现翻番,达到200万吨/年的水平,但与危险废物的全部处置量相比,总体处置量较少,只占危险废物全部处置量的5%左右。

2009年起,一系列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政策陆续得到颁布,针对水泥窑系统处置包含危险废物在内的固体废物建设、运行及污染控制的国家标准也得到了制定和实施。2016年,发改委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国家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议(第5416号)》中提出的部分财税优惠政策进行了肯定答复,并将统筹考虑其余相关优惠政策问题。2016年出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防治技术政策》和2017年出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对于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工艺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细化。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保证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设施的安全、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内生、并购、水泥窑协同切入,竞争格局初具

根据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我国规定的危险废弃物种类合计为46大类479种,根据企业建设情况核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处置资质。据了解,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安装焚烧设施通常情况下能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约20多类,若加建填埋设施则能处置合计30余类,若再安装物化、资源化设备,基本能覆盖到40多大类的危险废物。但从行业分布情况看,98%的公司都是只能处置较少种类的危险废物。

目前,上市公司切入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内生,如东江环保;并购,如高能环境、雪浪环境、中金环境;水泥窑协同,如金圆股份。

东江环保地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集中的形成了公司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公司最初深耕整个广东省,在当地建立起了较好的市场。近几年,东江环保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积极挖掘已有项目潜力,加快推进新项目建设,积极扩充公司废物处置能力。目前,东江环保拥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46大类的44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相比其他企业优势明显。从产能规模情况看,东江环保更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截至目前,东江环保已经取得工业危险废物资质153万吨/年,远超行业内其他企业。目前,公司通过收购与自建项目,业务网络已覆盖占广东工业废物产生量90%以上的珠三角、粤北和粤西地区的19个广东地区的主要城市;其他地区则已延伸至香港、江苏、浙江、山东、河北、云南、重庆、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江西、新疆等地,形成立足广东、覆盖长三角和华中、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占据了中国最为核心的工业危险废物市场。

公司持续通过增资并购的方式持续拓展危险废物处置领域。2017年,公司收购万德斯(唐山曹妃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和富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0%股权,取得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与已有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协同效应,是公司深入京津冀地区和佛山市危险废物处置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未来公司多个危险废物项目产能有望逐渐释放,将为业绩增长提供良好支撑。

高能环境是专业从事环境技术研究和提供污染防治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1992年成立,前身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垫衬工程处。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城市环境、工业环境和环境修复为主的三大经营体系,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环境系统服务提供商。三大经营体系专注于固体废物、废液等污染防治技术及污染土壤、工业场地、矿山、水体等环境修复技术研发、环境工程技术服务、环保设施投资运营等,已完成近600项国内外大型环保工程。

在储备了大量项目的前提下,公司于2016年全面进军危险废物领域,先后对新德环保、宁波大地、靖远宏达进行了增资、收购,与洪业化工设立项目公司,配合之前公司设立的危险废物技术中心,拓展了公司危险废物处置产业链。2017年,公司收购国有危险废物龙头深圳市深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目前公司危险废物处置规模为45万吨/年,拥有39大类危险废物的处置资质。

雪浪环境上市之初的主要业务是为垃圾焚烧发电和大型钢铁冶金企业提供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作为业内知名的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公司的系统设备在垃圾焚烧发电和钢铁冶金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占有国内垃圾焚烧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20%左右的市场份额。

公司自2014年起先后并购、投资无锡工废、江苏汇丰、上海长盈、宜兴凌霞、江苏爱科、美旗环保等企业,深入布局江苏各地以及上海等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危险废物处置市场。目前,雪浪环境已投产危险废物处理规模3.42万吨/年,在建及计划规模21万吨/年。

中金环境成立于1991年,专注水泵制造业务,经过25年发展,已成长为不锈钢离心泵龙头企业,业绩稳定增长。近两年战略转型进军环保行业,目前业务领域涵盖水泵制造、环评与设计及污水、污泥处理三大板块。2017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浙江金泰来100%股权,交易作价18.5亿元。金泰来专营危险废物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2014年以来业务范围已由浙江拓展到江苏、上海、福建、安徽等周边省份,形成了“立足浙江、辐射东南”的布局;具有处置18类危险废物的能力,设计总处置能力18万吨/年。交易完成后,中金环境将直接持有金泰来100%股权,同时业务范围拓展到危险废物处置领域。

金圆股份于2014年底借壳光华控股上市,主要从事水泥熟料、水泥产品及商砼的生产与销售,为水泥行业的龙头。公司于2016年积极布局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于2017年8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定增募资12.12亿元,募投项目包含收购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58%股权、自建3万吨/年危险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项目,加速公司布局危险废物领域。未来,金圆股份将通过继续改造旗下其余水泥生产线,兼顾合作改造其他公司的水泥窑,逐步占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行业的市场份额。

金隅股份是全国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为目前国内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业务较为成功的上市公司。自1998年起,金隅股份率先开启依托水泥窑开展处置城市工业废物的探索。截止2017年8月,金隅股份在北京、河北、山西、吉林等省市已建成并运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企业8家,许可处置能力29万吨/年。在城市发展的需求及水泥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下,金隅集团正在践行“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的快速转型发展,堪称国内水泥企业转型发展的典范。

PPP模式观察:从野蛮发展转为提质增效

财政部PPP项目库:落地速度加快,环保项目受到资本青睐

落地速度上涨32.3%,累计投资达到17.8万亿。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8期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入库项目达14220个,累计投资额为17.8万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9个行业领域。其中,6778个项目处于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阶段,均已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审核,纳入管理库,投资额10.1万亿元。7442个项目处于识别阶段,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审核,此类项目是指地方政府部门有意愿采用PPP模式的储备项目,纳入储备库,投资额7.7万亿元。国家示范项目共三批合计697个,总投资1.8万亿元,落地率82.1%,比2016年落地率提高32.3个百分点。

行业集中度高。项目库共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19个一级子行业。数量上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居前三位,分别为2561个、931个和481个,合计占同口径全国总数的58.6%;金额上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额居前三位,分别为31983亿元、30306亿元和10759亿元,合计占同口径全国总投资额的72.2%。

民企总体参与量略降,参与行业数增加。截至9月末,572个落地国家示范项目包括316个独家社会资本项目和256个联合体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944家,包括民营独资175家、民营控股153家、港澳台25家、外商15家、国有独资300家、国有控股249家,另外还有类型不易辨别的其他27家。民营企业328家,占比34.7%,环比降低2.3个百分点,比去年末统计结果低4.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参与的行业领域达17个。其中,市政工程108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0个、养老20个、水利建设15个、医疗卫生14个、教育14个、城镇综合开发13个、交通运输12个、能源10个、科技10个,其余皆为10个以下。民企参与行业领域数环比新增2个,比去年末新增4个。

环保行业落地项目增量大。截至9月末落地项目数前三位是市政工程1,020个、交通运输320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77个,合计占落地项目总数的63.5%。环比净增落地项目数前三位是市政工程141个、交通运输51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6个,合计占全国环比净增数的59.4%。与去年末相比,今年累计净增落地项目数前三位是市政工程421个、交通运输134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84个,合计占全国今年累计净增数的61.6%。同比净增落地数前三位是市政工程611个、交通运输191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14个,合计占全国同比净增数的63.5%。

92号文落地,规范管理、专业运作是未来发展方向

总体政策稳步推进,专项政策日趋完善。2015年5月,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始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PPP项目建设。两年多来,在财政部和发改委的牵头和各部委的积极配合下,PPP政策支持不断,配套政策亦逐渐完善。2016年至今,PPP政策进入细化落实阶段,各领域专项政策陆续出台。随着各领域专项政策的完善,部门分工日益清晰,项目建设愈发规范,项目风险监管日趋健全。

在国家及部委层面政策完善的同时,地方政府也予以积极响应。两年来,多省市先后下发相关指导意见,推动PPP模式落实,完善项目流程规范,积极推动PPP项目库建设,发布省级PPP示范项目。

PPP模式快速发展,出现隐性风险。2015年以来,PPP模式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运作模式,然而发展至今PPP模式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日前,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在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中表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的风险。

指导性文件连续落地,规范PPP模式发展。针对PPP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指导意见进行规范。201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旨在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资本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月,江苏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统一思想认识、规范PPP项目库管理、完善项目方案审核机制、严控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加强项目信息公开、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健全市县工作体制机制等七大方面对规范江苏省PPP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92号文),要求统一认识,分类施策,严格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增量,进一步规范PPP项目运作,着力推动PPP回归公共服务创新供给机制的本源,促进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目标,夯实PPP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将是PPP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注重项目质量,拥有丰富运营经验,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社会资本方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

界定适用范围,回归公共服务本源。92号文规定,不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不负有提供义务的,如商业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因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等,不适宜由社会资本承担的;仅涉及工程建设,无运营内容的;其他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的情形的PPP项目不得入库,已入库的项目予以清理。《条例》中第三条指出,适合PPP模式的项目具备三方面特征,即政府负有提供责任、需求长期稳定、适宜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我们认为,从政策导向来看,诸如道路桥梁施工、楼宇建设等“纯工程”属性项目的落地将会受到影响,但是环保行业大部分PPP项目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均具备很强的“运营”属性,受到规范性政策影响较小。

对项目资本金穿透管理,防止风险不当分配。92号文规定,“未按时足额缴纳项目资本金、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或由第三方代持社会资本方股份”的项目要予以退库处理。根据经验,以债务性资金充当注册资本金主要涉及以下四种情形:1)社会资本方以借款形式对PPP项目公司注资;2)社会资本方以从融资平台筹借的资金作为自有资本对PPP项目注资;3)政府方以从融资平台筹借的资金作为自有资本对PPP项目注资;4)社会资本方和融资机构组成共同体或融资机构单独以借款形式对PPP项目注资。以上四种情形中,第一种和第四种情形中的借款形式的注资由PPP项目公司承担风险,到期还本付息,不符合35号文对资本金的定义,也不符合92号文的要求,不得作为PPP项目资本金。第二种和第三种符合35号文对资本金的定义,但是按照92号文对资本金穿透管理的要求以及国家对地方政府以PPP项目的名义违规对外融资的严令禁止,社会资本方和政府方作为债务人筹得的资金恐怕难以继续作为项目注册资本金。“降杠杆”恐将成为未来PPP模式的一大趋势,新增项目数量获受到影响。

建立按效付费机制,提高质量管理。92号文对PPP项目库新项目的入库标准做出了更严格的设定,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包括通过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获得回报,但未建立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的;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在项目合作期内未连续、平滑支付,导致某一时期内财政支出压力激增的;项目建设成本不参与绩效考核,或实际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的PPP项目不得入库。建立按效付费机制,提高项目运营管理质量将是未来行业趋势,“专业化”,“有品牌”的公司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原标题:2018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库兹涅茨拐点悄然来临,行业进入发展新时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工业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