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江西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日前印发,详情如下:
江西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切实提高我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准确反映污染治理成效,科学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改革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多措并举,综合防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预防不当干预,规范监测行为,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公开,形成政策措施合力。
明确责任,强化监管。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排污单位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责任,强化监管,加大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力度,严格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通过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二、主要任务
(四)明确各方责任
1.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对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负领导责任。对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县(市、区),省环保厅要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督促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对被生态环境部和省环保厅约谈的市、县(市、区),省环保厅对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处分建议,交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依纪依法按程序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生态环境部、省委和省政府,有关情况抄报省委组织部。
2.监管责任。各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环境监测机构负监管责任,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各相关部门发现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监管不力,或有其他未依法履职行为的,依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移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违规线索,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严厉打击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对违法违规操作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对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各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组织开展全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强化信息沟通,定期互相通报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和处理结果,将相关违法违规环境监测机构及责任人员的不良记录上报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分别在各自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不良记录清单的环境监测机构不得参加政府采购环境监测服务投标。
3.监测机构责任。建立“谁出数据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做到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对违法违规操作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排污单位责任。落实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测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制定监测方案,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按规定将自行监测方案、上年度自行监测开展情况年度报告(周边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等相关监测信息上传至环境保护部门网站进行公开。对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
排污单位委托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的,要在自行监测平台上对外公开委托信息,认真核实环境监测机构相关资质,对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质量保证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监管责任。环境监测机构在向排污单位出具报告或数据的同时,应提供有关采样、运输、分析、监测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数据等材料。
(五)强化防范和惩治
1.防范不当干预。依据国家对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细化情形认定、查处程序和处理规定。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环境监测数据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坚决查处。向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下达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任务等行为视为涉嫌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以上行为涉及需追究责任的,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2.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要履行记录责任与义务,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对党政领导干部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的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储、归档备查。对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不当干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应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
(六)规范环境监测行为
1.依法开展监测。认真落实《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依据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规范,努力建设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全面覆盖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全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要按照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同类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不可比等问题。
2.统一信息发布。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发布环境质量和其他重大环境信息。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环境质量内容的,应与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协商一致或采用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信息。
3.落实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是有证标准物质或具有溯源性的标准物质。
4.明确污染源自动监测要求。建立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原始数据全面直传上报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检定或校准,保证正常运行,并公开自动监测结果。自动监测数据实现全省联网,逐步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环境保护部门不再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重点排污单位要按规范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的依据。
(七)严惩弄虚作假行为
1.严肃查处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行为。各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辖区内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有实施或参与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因环境监测机构在提供环境监测服务中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法处罚外,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或者省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要求环境监测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2.严厉打击排污单位弄虚作假行为。排污单位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保护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强令、指使、授意、默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对侵占、损毁或擅自移动、改变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依法处罚。
3.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执法联动和信息共享。环境保护部门查实的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件,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调查报告、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物品清单等证据材料,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环境保护部门是否立案。检察机关依法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和立案侦查等执法司法活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通报、环境执法督察报告等信息资源实行共享。
三、保障措施
(八)完善法规制度
进一步完善我省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环境监测人员数据弄虚作假从业禁止制度。结合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托环境保护部门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按照国家部署,组织开展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自我举证。
全面开展环境质量和排污单位监测数据自动化及联网工作,推进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标准化建设,确保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有关信息直传生态环境部平台。
(九)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加快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监管能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全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建设省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在赣南、赣东、赣西和赣北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分中心,构建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平台,实现对环境质量监测活动全过程监督,确保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环境监测发展改革、机构队伍建设等问题,保障监测业务用房、业务用车和工作经费。
(十一)强化高新技术应用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加强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建立环境监测活动全程视频监控,推行远程留样等技术,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及追踪定位。鼓励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加快便携、快速、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升环境监测科技水平。支持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应用,积极培育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积极开展国际和省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能力。
(十二)加强宣传和社会监督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和本实施方案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组织相关部门、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施运维机构工作人员深入系统学习,切实提高相关人员对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综合运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和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适时曝光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强大震慑力,在全社会形成促进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的良好氛围。
完善举报制度,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举报纳入“12369”环境保护举报和“12365”质量技术监督举报受理范围。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十三)推进联合惩戒
逐步建立我省环境信用体系,推行“黑名单”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将依法处罚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企业、机构和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同时将企业违法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推动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有效联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生效,为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省环保厅要把各地落实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作为我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省纪委(省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等有关部门要统筹落实责任追究、项目建设、经费保障、执纪问责等方面的事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西北
3月2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25〕181号)。其中明确,完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推进电网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时指出,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推动冶金、有色、
3月11日,楚雄金聚电力有限公司发布了云南永仁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项目占地193.44亩,终期建设300MW/12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计划2025年5月30日并网投入运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展会将汇聚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会期间召开2025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王雪娇、范蕴非、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王雪娇、范蕴非、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7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9431.7MWe(额定装机容量)。2024年1-12月全国共2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详见表1。表1:2024年1-12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4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94183.4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451.75亿千瓦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2月26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的通知,以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
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条例》分为七个章节,共45条,分别为总则、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点位管理、污染源监测管理、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等制度。全文如下: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在本市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机构进行监管。其中,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对本市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活动的机构进行备案,对备案事项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生
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认真落实《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收集、整理、解析和发布机制,于2024年3月公布了首批5个指导性典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引导效果,现将第二批指导性典型案例进行公布,供各地参考借鉴。此次公布的5个指导性典型案例,
安阳市政府11月22日发布《安阳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办法》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按照《办法》要求,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和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建设安装的排污单位,比如医疗废物处理厂这类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监控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作出部分修改,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为了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在我省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适应我省高质量发展需要,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近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伪造监测数据案。【案情简介】根据执法检查计划,西青区生态环境局对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该单位为天津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服务。经查,该单位提供的验收检测报告显示:采样当日现场采集样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
日前,在一片机械的轰鸣声中,江西水电承建的分宜发电厂2×1000兆瓦机组扩建工程主体建筑A标段项目正式破土建设。该项目是继分宜电厂一期建成后,江西水电再次承接分宜电厂二期项目,是公司坚持“十四五”战略引领,抢抓和深耕国内火电市场的经营成果。分宜电厂二期主体建筑A标段项目,位于江西省新余
近日,在国网江西供应链运营中心,履约操作员轻点鼠标,江西神华九江电厂扩建500千伏送出工程土建施工、电气安装、调试试验等关键工序节点和重点物资供应时序数据同轴展示,工程建设进度与物资供应时序一目了然。近年来,国网江西物资供应公司通过打造数据融合优势、优化物资供应时序、强化协同联动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征求《重庆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提到,在已常态开展的连续调电试运行基础上,拟于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本次试运行期间开展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和现
4月14日,洪城环境发布公告,董事会近日收到邵涛的辞职报告,因职务调整,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仍将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同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聘任蔡翘为新总经理的议案,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蔡翘的背景包括曾在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多个管
为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节假日连续生产和错峰用电,缓解电力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现象,促进光伏等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省发改委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工商业深谷电价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我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
日前,江西南桃花河水环境提升及生态修复项目(二期工程)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中标价102095151.97元。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将出现大风天气,北方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暴雪天气,南方局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统筹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极端天气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中标公示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中标公示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宁夏六盘山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等60个项目电缆采购公
北极星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5年1月至今,全国光伏电站EPC定标规模高达32GW,普通集中式超14.8GW,大基地超5.4GW,分布式光伏超过12GW。其中,规模超过1GW的有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7家央国企,总规模达到17GW,占EPC总规模的53%。(仅统计公开数据)受“抢装潮”影响,光伏组件价格从年初0.65元/W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