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9年,重庆市江津区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7天,同比增加11天,三年来累计增加52天,实现了“高速向前”。2020年上半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同比增加8天,“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不但在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护水有方”,还连续多年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除了全区上下和生态环境部门的不懈努力,还有一项“秘密武器”也功不可没。
后天发力,引来卫星遥感基地落户
江津区位于重庆西南,境内127公里的长江岸线,约占长江重庆段总长的1/5,可谓长江要津,同时还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堪称重庆的经济重镇。
漫长的岸线,使得长江江津段的人工监测监管难度极大,再加上城市布局受限,导致江津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存在不少客观困难。
既然“先天不足”,那就发力追赶。2019年,江津区在完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臭氧污染源解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既能基于GIS的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又能满足网格化布点+多元数据融合+时空数据分析的大气智能化监测监管网络。
“该网络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市级站+小型站+微观站,能够实现33个站点联合组网,覆盖城区+工业园区所有区域,提供实时信息、气象参数。”从江津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中,听得出他们对于这套全方位、全领域、全行业、全天候、全覆盖的“五全”监管网络颇为自豪。
江津区在不断完善大气智能化监测监管网络建设的同时,水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工作也取得了突破。2019年,江津区生态环境部门同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签订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江津遥感应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正式落户。自此,江津原有的以地面为主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始向着天地空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
借力而起,向天地空一体化迈进
“一大队,今天去油溪镇,对照最新的卫星遥感识别图,核实油溪006号排污口的整改情况;三大队,今天去一下珞璜,和当地环保办及网格员一起再次巡检园区二片区网格的大气环境问题。”
一大早,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分配完一天的工作后,各队伍随即出发。这一项项清楚明晰、有的放矢的工作安排,正是得益于高、精、尖的监测监管体系。
基地落成以来,江津区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网格化大气监测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对全区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及四大工业园区的污染进行全面监测“体检”,对“一轴两翼”发展区域进行空气质量全覆盖监测监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改善了长江水质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江津工作实际,基地利用卫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联合开展环境遥感应用、环境遥感应急监测,特别是沿长江岸线生态状况遥感监管与评估等工作。”基地相关技术人员介绍。
大展拳脚,形成智慧环境监测监管格局
“昨天下午6点,珞璜镇政府点位监测站发现数据异常报警,调阅摄像头发现个别居民焚烧杂草。网格员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了处置,数据也在20分钟内恢复了正常,但是举一反三,该网格日常巡查管控仍要加强。”指挥屏幕前,环境执法人员正在通过各项数据,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做出进一步部署,“这个点位的数据连续一周比周边点位高,是不是还存在其他问题?今天下去,一是配合大气科再次走访附近居民,做好宣传教育,二是对附近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帮扶,督促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
2019年-2020年,江津依托基地的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了长江干流岸线及部分支流生态环境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累计排查总面积近750平方公里,全面掌握了辖区内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岸线入河排污口设置、企事业单位空间布局、固废和砂土堆存情况以及岸线开发利用、岸线开发利用情况、生态保护地破坏等情况。
此外,江津还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入河排污口、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雨洪排污口、农田退水排污口、废水混合排口5类入河排污口的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识别、排查和地面人工核查,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排放等突出问题,持续保证了长江江津段水质稳定在Ⅱ类。
通过“五全”大气环境监管网络的精细化管控,江津生态环境部门对区、镇街、村社、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一,使其互通互联共享、取证全面客观无争议,助力实时协同处理环境污染。同时有效推进了环保责任主体下沉,初步形成了智慧环保监测监管格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和发挥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家技术支撑作用,吉林省生态环境厅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第二批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家人才,经自愿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等程序,共确定了63名专家入选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家库,现予以公布。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致全市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一封信: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关注,环境监测服务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参与到我市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来,为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监测
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获悉,11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命名规则第1部分:分析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名称的基本结构和表示规则,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命名。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公示2024年拟推荐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项目,其中包含水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划定技术指南、入河排污口溯源技术指南、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与分级处置技术规范、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在产企业、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监管及预警管控技术指南、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技术指南、伴生放射性矿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安徽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详情如下:安徽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省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健
为规范本市生态环境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和处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调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生态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包括故意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生态环境标准,自行或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启动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整治:根据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相关要求,各地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部门要聚焦碳排放数据管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联合对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重点抽查。发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10月13日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工作细则(试行)》,本细则规定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工作的程序、内容、时限及其他要求,适用于预研究工作全过程的管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
2023年9月26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举办建站45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学术论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海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陈传忠主任到会并做主旨报告。市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黄震、总工程师王向明、中心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区监测站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质量感知能力现代化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移动监测)(二次)公开招标采购公告:环境空气质量感知能力现代化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移动监测)(二次)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获取招标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的通告,整治范围包括亚运场馆周边、存在环境监测数据高值点工业园区(集聚区)的工业企业,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使用单位,化工、印染、钢结构、喷涂、包装印刷、制药、建材、汽车钣喷等行业。重点打击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大气污染物的;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