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多次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让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群众、普惠民生。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战略任务。
记者:什么是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如何界定?
王夏晖: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反过来也会深刻影响到人类自身。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相融相生、互为依托,某一个环节的损害都会对整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生态安全风险不能及时消除,最终势必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反之,筑牢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基础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整体观和系统观出发,可以按照三个维度去把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深刻内涵:一是守住国土空间格局的生态安全边界,就是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各类重要生态空间,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自我更新的空间;二是守住生态系统功能安全边界,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用系统论的方法准确识别和消除生态安全隐患,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核心,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祛滞化淤、固本培元,为人类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生态产品;三是守住生态保护职责的安全边界,就是要在履行生态保护责任上,牢固树立防范和化解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的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切实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为己任,不越雷池一步。
记者: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面临哪些挑战?
王夏晖: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态空间安全边界受到挤压。生态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大量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原本提供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受到挤占,对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根据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结果,近十余年来,全国灌丛、草地等自然生态空间明显减少;“长江双肾”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湖湿地面积萎缩,部分中小河流断流长度增加、周期加长;海洋自然岸线比例呈现下降态势;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仍需完善,一些受威胁的动植物物种尚未达到有效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丧失、流失的趋势尚未根本遏制。
二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功能偏低。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仍远低于全球30.70%的平均水平,且乔木纯林面积占比过高,混交林比例偏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天然草地资源仍处于下降态势,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1/3以上。根据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相关监测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4亿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1亿公顷。此外,部分高海拔地区冰川消融问题也十分突出。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部分重要生态系统功能不强、质量不高、稳定性弱的问题显著,极易受到人类活动或气候变化的不可逆影响。
三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能力薄弱。我国生态保护监管仍存在法规标准缺失较多、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能力严重不足的突出短板。其中,生态保护和生物安全立法滞后,综合性法律缺失,专项法、区域法仍有诸多空白,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督管理缺少统一标准;围绕保障生态安全目标的全过程、多部门统一监管链条尚未建立;同时,各地履行生态保护监管职责所必需的生态监测和生态观测能力严重不足,生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生态保护监管执法队伍薄弱,履行生态保护监管职责的安全边界时常失守。近年来发生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未批先建、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海南违规填海等多起违法违规案例说明,守住生态保护职责的安全边界仍任重道远。
记者:如何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王夏晖: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就是要树立底线思维,任何情况下都不突破发生重大生态安全风险的“硬杠杠”,确保重要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基本生态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守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在有效防范生态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发挥自然生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人民美好生活高品质缔造、社会治理体系高标准构建的助力推动作用。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础依托。为此,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守住生态空间安全边界。具体举措是:一要加快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并严守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突出主导功能、强化边界管控、严把准入门槛;二要实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定重要生态空间转用规则,建立完善生态空间转换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用途调整监管机制;三要健全生态空间监督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保护成效评估考核,严厉查处、坚决遏制各类破坏自然生态的违法违规活动;四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等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管控,严格防控无序挤占和破坏生态空间的行为。既要在思想上遏制住盲目发展的冲动、控制住无序扩张的欲望、树立起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也要在行动上清晰划定自然生态安全的空间边界。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可以守住生态功能安全边界。为此,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国和区域生态廊道网络,恢复重要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加快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损毁土地治理复垦,恢复违法侵占河道湿地、滩涂荒地等生态空间,加强自然岸线及重点入海河口湿地保护修复,消除生态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加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林保育恢复,改善林相结构;严格天然草原禁牧封育,持续推进“三化”草原治理,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严格管控围填海和占用自然海岸线的开发建设活动,深化湿地面积总量控制制度,保护河湖水域自然岸线和原始生境;加强北方防沙带和岩溶石漠化区的治理,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通过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监管,可以守住生态保护职责的安全边界。首先,加强生态保护履职尽责情况监督,跟踪评估各地区、部门履行生态保护履职情况,压实生态保护的主体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衔接,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破坏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建立生态破坏问题台账清单,督促全面整改;把生态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最后,实行生态监管综合执法,建立生态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生态破坏问题线索移送程序,强化生态执法与相关执法的协调联动;加快各级生态保护执法队伍的监测预警、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建设,为实施及时有效的生态保护监管提供基础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9日印发《张家口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结合生态修复工作实际,按照上下衔接、充分结合、简明适用、落地传导的原则,确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共15项,包括生态质量类9项和修复治理类6项,涵盖本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目标任务。[$NewPage$]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坚持系统观念和综合治理
中国政府网9月25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其中提出:增加绿色就业新机会,积极发展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等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协同增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2024年9月15日)
浙江省财政厅下达生态保护修复专项2024年第八批中央基建投资资金,共计12999万元。浙江省财政厅关于下达生态保护修复专项2024年第八批中央基建投资资金的通知浙财建〔2024〕106号各有关市、县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生态保护修复专项2024年第八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的通知》(财建〔2024〕244号)
8月15日,我们迎来2024年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开花。万里河山,生机盎然。绿色发展正在提速,
《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经由2024年7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7月30日发布,自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草案共7章70条,分为总则、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及附则。其中加强
四川省自然资源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资源产融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明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智波出席揭牌仪式,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江涛致辞。四川省自然资源勘察设计集团致力于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等领域技术支撑,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适用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名录,确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适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59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为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防控生态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云南省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有关专项规划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促进国土绿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林草局下达云南省生态保护修复专项
近日,财政部下达2024年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预算,本次下达48亿元,用于支持开展“十四五”期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及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以规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管理要求,推动形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良好局面。《管理办法》适用于广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先进适用技术清单》,VFL垂直流迷宫技术、集中管控分布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置设备、土壤覆盖型微生物多级协同净化污水技术、人工强化湿地深度处理北方寒冷地区污水厂尾水的组合技术、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基于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系统的河道水
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11月12日印发《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更新后,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总数6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31个、一般管控单元7个。详情如下: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有关要求,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市第二轮第三批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督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督促各级党委、
11月16日至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六师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润秋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
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竞争性评审项目申报和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如下:关于印发《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竞争性评审项目申报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4〕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
2024年4月9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烟台市开展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24日正式向烟台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烟台市贯彻落实第三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按要求予以公开。《整改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11月15日发布《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分级分类全域覆盖,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生态环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人民法院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原则,始终把常态化和创造性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环境资源
2024年10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省发现,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一些工程未批先建,在核心区拦河建坝,生态破坏严重。一、基本情况铜仁市地处长江上游的乌江和沅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有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占全省总数比例超40%,面积7000余公顷,具有
10月27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美丽苏州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16项主要工作举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4日至26日,黄河流域“+”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黄河九省(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平台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
本文通过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发展历程和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回顾,立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中长期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摘要: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新任务,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土壤
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与农村环境规划部主任王夏晖研究员。中国环境报: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土好才能粮好,土安才能居安。土壤环境质量关系百姓民生福祉,关系国土生态安全,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大计。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决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是系统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筑牢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近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谓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哪些困难?土壤污染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筑牢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针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