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注: 109为截至2020年2月23日, 已收录到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2020年文献量; 738为平均法测算出的到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年度文献量
2.2 国家和机构的分布与合作网络
在国家共现图谱中, 共计出现国家69个, 其中文献量超过100篇的国家共19个。从表1可知, 中国以953篇的文献量位居第一, 其次为美国(840篇)和韩国(494篇), 接下来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16篇)和西班牙(353篇)。虽然我国发表的文献数量最多, 但是中心性排名位居第六(0.10), 说明我国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文献虽多但影响力有待提升。
以色列(170篇)、伊朗(155篇)、埃及(132篇)、科威特(119篇)、卡塔尔(112篇)等中东地区缺水国家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文献数量也较多。分析认为, 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再加之其丰富的能源, 促使海水淡化成为该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现实选择, 进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国家本身可能并不是特别缺水, 但技术装备实力强劲, 拥有强势的海水淡化公司, 并成为主要的技术装备输出强国, 如美国、日本、韩国。此外, 2016年后, 巴西(25篇)、巴基斯坦(23篇)和伊拉克(20篇)等国发表文献较多, 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淡化技术的研究在这些国家开始兴起。
在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献量上,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以160篇的文献量位居第一。从图2可知, 在文献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中, 有2个机构来自沙特阿拉伯, 2个机构来自新加坡, 2个机构来自韩国, 1个来自美国, 1个来自澳大利亚, 我国的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大学分别以81篇和53篇的发文量名列其中。通过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图谱分析, 共计出现研究机构375个、连线571个, 且大多数研究机构相对集中, 说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强、合作研究较为普遍。
2.3 研究主题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体现出研究热点的演变和延伸, 通过绘制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分析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 有助于把握研究动态和发展脉络。1971—2020年间海水淡化研究领域出现频次不少于200次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 脱盐(desalination)、海水淡化(seawater desalination)、反渗透(reverse osmosis)、海水(seawater)、性能(performance)、水(water)、系统(system)、能量(energy)、膜(membrane)、设备(plant)等构成了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知识网络的主要节点。因文献检索词为海水淡化, 因而基于脱盐、海水淡化、海水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 基于反渗透、能量、膜、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纳滤(nanofiltration)、正渗透(forward osmosis)、回收(recovery)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 体现了反渗透技术及与海水淡化装置密切相关的膜及能量回收等一直是海水淡化研究的重要问题; 基于系统、设备、设计(design)、预处理(pretreatment)、废水(waste water)等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 反映了海水淡化不仅仅是技术领域关心的问题, 也是应用层面关切的内容。另外, 从出现频次和初次出现时间来看, 自2017年起,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作为关键词出现了103次, 说明纳米微粒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开始引起较多的关注。
关键词的中心性可以说明其在整个关键词网络中的重要性, 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核心研究主题。除了检索词海水淡化, 与淡化技术相关的反渗透、能量、膜、纳滤等关键词中心性也较高, 可见反渗透、膜及能量回收等是海水淡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淡化工程相关的系统、设备等关键词中心性也较高, 可见应用研究也是海水淡化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1971—2020年间海水淡化领域的关键词进行共现时间段图谱分析, 共计出现关键词320个, 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共计2546个, 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较强, 且大多数研究热点相对集中, 自1990年后开始形成反渗透(1992年)、膜(1997年)、纳滤(1998年)、太阳能(solar, 1999年)、能量(2000年)、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2001年)、膜蒸馏(2002年)、浓盐水(brine, 2003年)、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 2004年)、分离(separation, 2005年)、正渗透(2006年)、氨-二氧化碳(ammonia carbon dioxide, 2009年)、减压渗透(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 2010年)、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 membrane, 2011年)、复合膜(thin film composite, 2014年)、纳米颗粒(2017年)、石墨烯(graphene, 2018年)等研究热点。各个时间段的关键词普遍与以往时间段存在较强连线, 说明海水淡化研究领域存在较强的学术传承关系。
突现词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突然增加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突现词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1971—2020年间海水淡化研究领域共检测出74个突现关键词, 其中强度大于10的突现词共25个。如图3所示, 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起步阶段(1971—1990年), 研究成果较少、内容不明确、也难以追踪到研究主题的变化动向; 在积累阶段(1991—2006年), 共出现8个突现词, 包括反渗透、多级闪蒸(multi-stage flash, 简称msf)、超滤(ultrafiltration)、微滤(microfiltration)等关键词, 反映出这一阶段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动向; 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之后, 部分突现词是上一阶段延续的关键词, 同时又涌现出较多的突现词, 如减压渗透、与正渗透相关的氨-二氧化碳、与纳滤相关的纳米颗粒、与膜材料相关的石墨烯等关键词。总体来看, 国际上海水淡化主流技术如蒸馏法和反渗透技术等日趋成熟, 而基于新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以及利用各类物理过程而开展的离子浓差极化、减压渗透、正渗透等新型海水淡化技术, 发展较为迅速。
2.4 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是研究领域知识演进的前提与支撑, 由共被引文献集合组成, 是被引用的参考文献所形成的演化网络和共引轨迹。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 可以发现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文献和重要知识基础。从表3可知, 共有15篇参考文献的共被引频次不少于100次, 构成了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其中, 共被引频次最高的为梅纳赫姆·伊利米勒等对淡化技术作为持续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综述。其次是劳伦·格林利(Lauren F.Greenlee)等对反渗透淡化技术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中的比较研究, 共被引频次为277次。再次是阿尔克希瑞·阿布杜拉(Alkhudhiri Abdullah)对膜蒸馏技术的综述, 共被引频次为219次。来自我国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的周林博士等在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方面的研究, 以101次的共被引频次排名第14位。
结合表2和图3可知, 反渗透是最重要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与基于蒸发相变原理的蒸馏法相比,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不涉及相变、能耗相对较低, 得以迅速发展, 目前其装机容量在全球海水淡化总装机容量中占主导地位。从我国海水淡化的技术应用情况来看, 截至2018年底, 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2个, 工程规模约为120万吨/日; 其中121个工程应用反渗透技术, 工程规模约为82万吨/日, 是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从全球范围来看, 近年来海水淡化每年新增已签约产能中, 膜技术的应用持续超过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 而且会变得更加关键。
以蒸馏法和反渗透等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为基础, 为了进一步优化海水淡化性能、降低海水淡化能耗, 科研人员不断开展创新研究, 包括对不同海水淡化技术进行组合, 如膜蒸馏通过将膜技术和蒸馏法结合起来, 在减少腐蚀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产水水质;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技术, 如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竞争力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 开发新材料、新装置提升海水淡化技术, 如纳米颗粒、石墨烯基分离膜以及流体切换能量回收装置等。此外, 科研人员对不同于传统海水淡化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正渗透技术, 因其具有低能耗、膜污染小等优势, 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结合表3可以看出, 反渗透、膜蒸馏、正渗透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相关内容构成了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主要知识基础, 在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5 期刊分布
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工具, 通过统计海水淡化相关文献在不同期刊中的分布可以快速确定该领域的主要期刊。从表4可知, 《脱盐》(Desalination)、《膜科学期刊》(J Membrane Sci)、《水研究》(Water Res)、《脱盐和水处理》(Desalin Water Treat)、《环境科学技术》(Environ Sci Technol)、《分离与纯化技术》(Sep Purif Technol)、《科学》(Science)等是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期刊, 共被引频次均超过1000次。其中, 《脱盐》以4540次的被引用量位居第一, 且其中心性(0.33)也是最高, 初次被引年份可追溯至1975年, 可以推断《脱盐》是海水淡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传统期刊。自2014年起, 《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和界面》(ACS Appl Mater Inter, 455次)、《材料化学A》(J Mater Chem A, 349次)、《自然通讯》(Nat Commun, 227次)、《纳米尺度》(Nanoscale, 122次)等以较高的共被引频次成为海水淡化研究领域期刊的新生力量。
2.6 基金分析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其运行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环境条件。国家资助机构在科研经费上的支持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或需求。从图4可知, 我国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资助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以461次的资助频次, 位居第一。在排名前十位的基金中, 我国占据了一半, 共有5个基金。分析认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水淡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原国家海洋局相继出台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和专项规划, 促进了对海水淡化的支持力度。结合表1可知, 虽然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发表的文献量最多, 但是与基金资助频次相比, 美国、韩国等国家基金资助的产出可能更具优势。而从国际上来看, 随着全球海水淡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的发展, 许多大型跨国集团进入海水淡化市场, 政府对海水淡化的支持多以政策引导为主, 如对海水淡化水给予水价补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强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等。以美国、日本等海水淡化技术优势国家为例, 美国以立法的形式推动科技创新, 日本采用委托与联合研发的方式支持海水淡化应用性研究。作为一项应用技术, 通过开展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也是促进海水淡化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式。如美国政府充分重视示范工程的推广辐射作用, 建立公有装置用于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共享开发、技术示范及转化。日本政府把海水淡化作为公益供水工程, 投资建设海水淡化厂。
3 小结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 从发文量、国家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参考文献、期刊与基金等方面, 探究了近50年来国际海水淡化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总体来看, 国际上海水淡化主流技术日趋成熟, 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较为活跃。首先, 在技术演进方面, 海水淡化经历了起步阶段、积累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反渗透技术、以多级闪蒸为代表的蒸馏法和超滤、微滤等预处理技术,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渗透、纳米颗粒、石墨烯等海水淡化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不断涌现, 但在实际应用中多处于探索阶段。其次, 在研究分布方面, 海水淡化的研究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机构、合作研究较为普遍。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对海水淡化研究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科研机构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文献产出量上已位居第一, 但在文献的重要性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 在学术发展方面, 海水淡化领域具有较多的学术期刊, 既包括传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也有一些综合性学术期刊, 涉及化工、材料、能源等多个学科领域。虽然我国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基金资助、文献产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还没有形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学术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 以海水淡化为主题词, 虽然不能否认会缺失某些国家、某些领域海水淡化研究相关的重要文献, 但是相对来说仍可以较全面地检索到国际海水淡化研究领域中较权威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国际海水淡化研究的演进脉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推动我国海水淡化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技术进步方面,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掌握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但是在技术创新与研发方面还有待提升。一方面建议加强海水淡化技术、工艺、材料等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强化多级闪蒸技术研究, 在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基础上, 以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膜蒸馏、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等内容为重点, 深化传统海水淡化技术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研究; 另一方面建议加强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自主创新和应用探索, 结合国际海水淡化研究趋势, 以正渗透、纳米材料、石墨烯等内容为重点, 发展新型低能耗海水淡化技术。
二是在政策支持方面,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相继纳入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水十条”、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多个国家法规、政策、规划及文件中, 但是在海水淡化应用推广方面还有待完善, 一方面建议借鉴国外对海水淡化的多元化支持方式, 从工程示范、财税优惠、产学研用等多渠道促进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建议加强学科建设, 推动海水淡化领域学术期刊的发展, 加强自主海水淡化核心技术、材料和关键装备的基础研究, 鼓励新型海水淡化技术研发。技术从实验研发到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周期, 与反渗透以及蒸馏法等传统海水淡化技术相比, 新开发的海水淡化技术由于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技术经济性尚不成熟, 多处于实验研发阶段。尽管国际海水淡化市场仍以蒸馏法和反渗透技术为主, 但是新型海水淡化技术普遍具有较低的能耗, 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对未来海水淡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沙特红海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收到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成功认证为“全球容量最高的离网电池储能项目”。沙特红海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位于沙特西部的塔布克省,占地2.8万平方公里,是沙特“2030愿景”规划重点项目,也是中资企业在沙特承建的首个大型基建类综合体项目,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5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拜会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双方就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和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以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海水淡化、水利水务、新能源、储能、电力互联互通、交能融合、数能融合等领域务实合作进行
4月28日,万华化学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圆满举行。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淡所副所长张秋丰,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刚,苏伊士集团副总裁YvanTREAL伊万,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礼云,万华化学党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4月9日,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副总经理王阳出席签约仪式。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化互信、携手共赢的重要里程碑,是做深做实做细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此次签约,既是双方长期互信的成果,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2月28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共安装98台风电机组,新建20万
各有关单位:钢铁工业用水具有需求多样、水质波动大、管网复杂、废水处理成本高、污(废)水和污泥难处理等特点。为贯彻执行节水优先、系统协同治理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吨钢新水消耗,优化水网络,发展智慧水务,实现废水“零排放”,促进钢铁工业用水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金属学会将于2025年7月2
展会时间:2025年5月28-30日展会地点: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展会简介:亚洲最大的环保展国际环保展览会NEXPO2025在日本东京举行,本展于1995年以“废弃物处理展”为主题,期间更名为“日本环保展”到2025年为止,已连续展出34届,展会以废物回收利用、水处理、生物能、生态保护四个场馆组成了这次展会的主
近日,全球能源转型领军企业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Power)与外高桥集团下属新发展公司成功签约,ACWAPower全球创新中心将入驻外高桥新展城,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绿色氢能和海水淡化等方向,建设绿色能源研发中心、绿色能源实验室和绿色能源实证基地三大平台。同时,依托公司全球资产布局、先
相关政策体系及法规标准有待建立和完善。在产业政策方面,核能综合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边试边行阶段,缺乏相关规划及配套政策。在法规标准方面,缺乏适用于高温气冷堆和小型反应堆的相关标准体系、导则和用户要求文件,导致项目选址、建设等工作程序,以及核安全要求和评审原则只能参考大型核电厂,难以贴
日前,上海市政总院承担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项目(二期)设计,充分体现总院在海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将为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项目拟建设的海水淡化厂日产水量为5万立方米,主要服务于港区及周边地区,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4〕2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推动矿井水源头保护、分类处理、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部署,对新发展阶段加
1月30日,江门公用集团属下企业江门公用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简称“江门公用环保”)与中集环保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简称“中集环保科技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何渝,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健斌,江门公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鑫等领导班子成员,新会区大鳌镇政府
2023年12月17日20时06分,华电龙口公司2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圆满成功,顺利完成移交正式投产发电!华电龙口公司2号机组是今年唯一央企在鲁投资建成投产的超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历时21.4个月,集成应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工艺,在全国60万千瓦等级一次再热燃煤热电机组中热耗
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冷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将冷凝面设置在加热面蒸发面上方,海水蒸发冷凝过程成为自发过程。利用烟囱效应解决蒸汽冷凝问题。风冷技术措施加速海水蒸发冷凝。海水管将海水从装置外输运到光热转换单元。光热转换单元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产生蒸汽。蒸汽管将蒸汽从光热转换单元输运
7月13日,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与ACWAPower签订沙特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项目。这是中国电建在沙特继拉比格三期,朱拜勒二期、3A海水淡化、3B海水淡化工程后,签订的第5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项目位于沙特红海沿岸拉比格市,采用100%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日产水量60万立方米,主要为圣城麦地那供水
日前,上海市政总院承担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项目(二期)设计,充分体现总院在海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将为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项目拟建设的海水淡化厂日产水量为5万立方米,主要服务于港区及周边地区,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
近日,碧水源、渤投水务、中电建中南院成功组建项目公司,共同建设“渤海新区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超5亿元。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取排水系统、预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光伏及储能系统等设施,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30年。该项目设计植入光伏和储能系统,实现绿电制绿水,必将
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正式召开,近年来,国家政策也有提及要加强“一带一路”氢能相关合作。随着全球氢能共识的进一步提升,此次高峰论坛已经签署了多项氢能相关合作协议。国家电投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绿氢项目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电
沙漠淌甘泉,碧水润民生。作为全球最大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商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全球在建最大反渗透式海水淡化项目,在水务行业“奥斯卡”的全球水奖中摘得“全球最佳海水淡化水厂”奖项,继去年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工程后,中国电建再次荣获此奖项。近日,由全球水务行业最权威的国际水务机构GWI主
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与万华化学集团、法国苏伊士集团签订蓬莱海水淡化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三方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蓬莱海水淡化项目是中国中铁与苏伊士集团联合进军建造的海水淡化项目,旨在解决我国山东烟台地区淡水短缺问题。该项目是中国中铁首个中法合作的海水淡化项目,也是苏伊士集团与中国中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12月8日,南网国际公司应邀赴沙特利雅得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以下简称“ACWA”)举行绿色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交换仪式。ACWA是中东、北非知名的发电与海水淡化开发商、投资运营商,截至2021
北极星水处理网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全球在建最大海水淡化项目——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2号机组成功并网,1号、2号两台机组总产水37945m/h,标志着项目两台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11月1日,由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商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2号机组成功并网!
鉴于海岛海水淡化有较好的经济性,近期有相关人士呼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仅海岛地区就规划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t/d以上。有必要针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求。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11
5月23日,朗新明公司中标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海水淡化EPC项目,该项目采用预处理+超滤+海水反渗透+二级淡水反渗透+EDI工艺路线,处理能力为1万吨/天,是朗新明公司迄今为止产水量最大的海水淡化EPC项目。朗新明一直深耕海水淡化领域,拥有大连庄河电厂、海南西南部电厂、孟加拉艾萨拉姆燃煤电站、
为积极响应“经略海洋”战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海水淡化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能力,青岛水务集团联合上海市政总院设立的国内首家海淡产业研究院--青岛水务海水淡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月22日在青岛揭牌,上海市政总院董事长张亮、青岛水务集
11月2日,巴安水务披露了深交所创业板《问询函》回复公告,相关问询事项均是针对该公司半年报进行的,巴安水务回复了大部分问题。其中包括海外业务的详细发展情况、如何判定自身业务“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如何应对预期债务、如何应对KWI公司收购商誉减值,以及集中管控41家参股公司、其中31家半年报亏损等事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