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徐州市住建局公示了《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徐州市将推动绿色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钢铁、焦化、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绿色化改造。目标到2025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探索危险废物利用新技术和“点对点”利用新模式,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10%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达到20%。
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
前 言
2019年,徐州市成功入围国家首批“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关心支持下,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徐州市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城市、社会转型,实现重点突破、整体创新,凝练形成了一系列固体废物治理经验模式,有利助推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振兴,在全国同类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2022年1月,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21年4月《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徐州市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徐州。
基于国家“十四五”发展趋势和要求、江苏省“无废城市”创建要求和市级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及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纳入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徐州市需在试点基础上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推模式”全面提升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深入推广“无废”亮点模式,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无废城市”管理水平,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州模式”,为江苏省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徐州经验”,通过加快落实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 回顾和展望
总体成效
经过两年多“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徐州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聚焦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截止2020年底,徐州市全面完成试点方案提出的49项指标、72项任务和75项工程,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大幅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利用和安全有效处置。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以上,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全量安全处置。
试点期间,徐州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与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紧密结合,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徐州模式”。坚持高位统筹推进,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系统集成、系统增效,实现重点突破、整体创新,凝练形成了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元发展模式、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破解无废产业建设资金难题创新“三统筹”融资模式、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废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系列固废治理经验模式。同时,徐州还积极探索建筑业源头“减废”、全域废钢绿色循环再生、市政污泥协同处置“吃干榨净”等模式,均取得良好成效。“十四五”时期,通过持续推广以上亮点模式,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州模式”。
建设现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一)一般工业固废实现源头大幅减量
徐州以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为契机,大力推动了多废高废的钢铁、焦化、水泥和热电四大传统行业的升级重组,持续推进食品、能源、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大幅削减。2020年,徐州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1118.31万吨,产生强度为0.52吨/万元,废物种类包括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冶炼废渣和其他废物等。
(二)大宗工业固废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试点期间,徐州市以诚意集团、中联水泥等建材企业为依托,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原料替代改造和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新增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321.3万吨/年。2020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为1093.35万吨(市内、外分别占70%和30%),综合利用率达到98%,比2018年提升了8%。
(三)打造了矿山生态修复“徐州模式”
徐州市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修复+土地复垦利用”、“生态修复+建设用地改造”、“生态修复+园林景观建设”、“生态修复+文化旅游开发”等绿色发展模式。试点期间,徐州市借鉴已有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经验,完成五山宕口修复工程、拖龙山宕口修复工程(一期)、卧牛宕口修复工程、桃花源采煤沉陷地治理工程(一期)等重点项目,完成了城市生态修复标准的制定,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研究制定并向世界范围推广《徐州生态修复与创新区规划导则》,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四)率先开展工业固废管理地方立法
徐州市在国内率先开展工业固废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出台了《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该《条例》创新工业固废的治理模式,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协调机制,并在淮海经济区建立协同治理的模式,解决工业固废管理跨部门和跨区域的问题;提出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物联网的信息技术做优智慧监管,使面广量大的工业固废得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危险废物
(一)实现重点类别危险废物源头减量
试点期间,徐州市积极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了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减少蒸馏残渣、农药废物和表面处理废物等低价值、难处理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此外,发布了《徐州市工业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名录》,将195家重点企业纳入管理,实现分级管理、精准防控。2020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14.59万吨(含医疗废物0.68万吨),危险废物类别共有29大类,其中产生量最大的5个类别分别是HW18焚烧处置残渣(飞灰)、HW04农药废物、HW34废酸、HW12染料、涂料废物和HW17表面处理废物,其产生量占全市危险废物总产量的68%。
(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大幅提高
试点期间,徐州市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截止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76.28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能力130.78万吨/年,协同处置能力10万吨/年,焚烧能力18.76万吨/年,高温蒸煮能力0.803万吨/年,物化处理能力5.74万吨/年,填埋能力10.2万吨/年。2020年徐州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131.23万吨(其中,利用处置本市量7.23万吨、外市量124.20万吨),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运行负荷达到75%。另外,2020年产生的危险废物中有7.36万吨跨市转移,占产生量的50.4%。
(三)率先建成危废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徐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平台,打造危险废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的完整信息链,实现“产-贮-运-处”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可视化监管。截至2020年底,全市205家年产废量大的企业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已接入平台。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将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00吨及以上的企业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贮存设施出入口、设施内部、装卸区域、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通道等关键位置视频监控信息接入系统,27家企业列入省级视频联网及AI分析企业名单。
(四)积极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体系
近年来,徐州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徐州市工业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管理规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置污染环境防治责任清单》等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积极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体系。此外,加强现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2020年全市共派出检查人员7036人次,检查企业5120家次;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件,办结率100%。
农业源固体废物
(一)秸秆“1+X”多元利用模式初显成效
徐州市逐步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沛县、睢宁县、邳州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探索形成了秸秆“1+X”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2020年秸秆可收集量约为516万吨,以小麦、玉米、水稻秸秆为主,综合利用率达96.1%,利用方式为还田利用(占比80%)和离田利用。还田利用主要采用“高留茬+机械破碎+合理耕作方式+配套农艺技术”模式,有效提高了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质量和效果;离田利用主要用作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效益。推行秸秆收储经济人制度,培育秸秆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89家。
(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近年来,徐州市出台了多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配套政策,将农村沼气集中供气、秸秆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与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源头减量、过程控制、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的“一减一控两利用”模式,较好地提高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利用效益。2020年徐州市畜禽养殖场产生畜禽粪污729万吨(其中规模以上养殖场产生量405万吨,规模以下养殖场产生量324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量69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5.58%,利用方式以肥料化(80%)、能源化为主。规模以上养殖场1851家,均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三)推动废旧农膜三级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徐州市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和财政补助等机制,推动建立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其中睢宁县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村收集、镇集中、县回收”的三级回收体系。2020年全市农膜覆盖面积约202.21万亩,农膜产生量约2.50万吨,回收总量约2.36万吨,回收率达到94.28%,其中地膜产生量约0.51万吨,回收总量0.43万吨,回收率达到83.15%。
(四)积极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
试点期间,睢宁、新沂等地区积极探索农药包装回收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模式。2020年徐州市农药使用总量8341吨,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约480.69吨,处理量约344.39吨,处理率达到71.65%。目前全市共67个镇(街道)设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设置集中回收点103处,分散收集点3357余处。
生活源固体废物
(一)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试点期间,徐州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车辆配置,建成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农村地区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372.96万吨,其中厨余垃圾20.10万吨,其他垃圾240.2万吨,生活源可回收物112.65万吨,有害垃圾0.0083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59%。
(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大幅提升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建成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约20万吨/年、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能力约4万吨/年。2020年全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量20.10万吨,其中餐厨垃圾16.43万吨,农村有机易腐垃圾3.17万吨。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大幅度提升,新(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厂5座,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00万吨/年,总能力达到290万吨/年,可满足生活垃圾“零填埋”要求。2020年徐州市生活垃圾(不含厨余垃圾)年清运量240.2万吨;其中焚烧量166.5万吨,占比69.3%,卫生填埋量73.68万吨,占比30.7%。
(三)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2020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49.47万m2,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568万m2,城镇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分别为99.6%和37%。
依托各类建材企业大幅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2020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155.1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7.6%,资源化利用产品有机制砂、建材砖、骨料等。
(四)城镇污水厂污泥实现全面无害化处置
试点期间,徐州市完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置规模与产生情况基本匹配。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18.6万吨,其中依托燃煤电厂锅炉、水泥窑协同焚烧量11.19万吨,堆肥、建材利用等其他无害化处置量7.41万吨,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
(五)制度保障及宣传教育机制基本建立
试点期间,徐州市先后发布了《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徐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生活源固体废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方案、规划等文件,建立健全了涵盖生活源固废各种类、全流程收集利用处置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实现生活源固废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生活源固废收运及处理处置设施监管,建立了信用评价和诚信惩戒黑名单制度。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生活源固废智能化监管水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智慧平台、智慧渣土综合服务监管平台等管理平台基本建立。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普及无废理念。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1040场,制作发放绿色生活指南等宣传品145.7万件,在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干道、工地围挡投放试点广告牌、宣传标语、视频VCR。深入建设无废文化,大力培育“无废细胞”,以一个个“无废细胞”“无废单元”支撑起整个“无废社会”。
存在问题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监管仍有短板
(一)一般工业固废统计口径不全,底数不精准
徐州市规上企业数量为2024家,但纳入一般工业固废环境统计只有520家,占比仅为25.7%。目前,仍有部分规上企业和小微企业未积极申报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造成上述企业一般工业固废底数不精准、去向不明,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隐患。
(二)大宗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大,利用途径窄
徐州市资源消耗型产业仍占比较大,且以煤炭型能源结构为主,大宗工业固废产生强度相对较大。此外,大宗工业固废主要依托诚意集团和中联水泥等传统建材企业作为替代原料综合利用,利用途径相对较单一,如出现综合利用产品销路困难或者实行“双控两限”政策等情况,则大部分综合利用企业将限产停产,使得大宗工业固废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
(三)低值固废无害化处置难,短板弱项明显
目前,全市缺少低值一般工业固废(废皮革、废布条、废木料等)无害化处置能力,造成该类固废大量贮存,存在环境风险隐患。此外,由于缺少高值利用技术,部分可利用的低值固废(废纺织品、废岩棉等)无法有效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四)智慧监管未全面推行,监管制度不健全
徐州市还有大部分企业一般工业固废管理信息未纳入“无废城市”智慧监管平台,制约了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效率,造成整体信息化监管水平不高、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不完善。此外,一般工业固废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台账制度和信息化监管制度等均有待完善。
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尚存薄弱环节
(一)小微企业危废收运难,医废收运能力弱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存在产量小、种类杂、分布散和收运成本高等问题,且现有集中收运能力不足,部分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未得到及时收集和转运,已成为徐州市危险废物管理的难题。
徐州市现有医疗废物转运车辆配备不足,导致医疗废物超时转运现象时有发生,疫情期间收运能力不足问题更为突出。此外,仍存在乡镇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设置不规范、收集网络不完善等问题。
(二)危废供需结构失衡,跨区域转移风险高
试点期间,徐州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但受产业结构调整和源头减量等措施实施的影响,全市危险废物产量稳中有降,“一正一反”导致危险废物供需结构明显失衡。此外,跨市转移危险废物种类多、转入转出量大,不利于环境监管,存在环境风险。
(三)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低,龙头企业少
徐州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集中度低、部分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此外,部分利用处置企业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老旧落后,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四)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应急体系不全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危险废物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与当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不相适应。此外,全市尚未建立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
农业源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有待完善
(一)部分农业废弃物数据统计口径及制度不健全
徐州市尚未建立全市的畜禽粪污、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产生台账系统,部分农业废弃物数据来源没有统一口径,统计制度尚不健全。
(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不均衡,高值化利用率低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均衡,大部分秸秆高留茬还田利用,高值化利用率低。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不完善,存在地膜回收价值低、回收难、农民回收意识不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覆盖率不足、回收率低等问题。规模以下养殖场分布较分散、收集管网铺设成本高,收集处理不完善。
(三)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小,部分类别管理机制不全
针对农业固体废物管理,徐州市现有财税支持力度小,尚未出台明确的专项财税金融政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和专门的地方性文件。农药包装废弃物协同处置机制尚未理顺。
生活源固体废物分类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一)生活垃圾分类成效不够显著,有害垃圾管理机制不全
生活垃圾收费、考核等相关促进机制不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生活垃圾分类整体成效不显著。部分地区城乡分类收集、转运设施配置不足,前端分类、后端混运现象时有发生。市区及各县(市)有害垃圾协同处置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县(市)有害垃圾贮存设施建设不够规范。
(二)再生资源底数不清,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不健全
再生资源系统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尚未建立有机融合,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低。再生资源统计体系不完善,底数不清;由于缺少规划引领,前端回收体系不规范,末端利用企业分布不均衡。
(三)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市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已满负荷运行,各县(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规模普遍较小,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及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率的提高,现状处理能力将难以满足厨余垃圾未来处理需求。部分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工艺不尽合理。
(四)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再生产品出路难
由于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清、全过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建筑垃圾存在监管困难、底数不清等问题;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建筑垃圾分类调查与统计,现有分类统计数据不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再生产品出路难。装修垃圾处理能力缺乏,尚无资源化利用途径。
机遇与挑战
发展机遇
(一)“双碳”等国家战略引领“无废城市”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表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转变的关键时期。重点抓住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江苏省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徐州作为苏北重镇,肩负重大使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确保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因此,碳达峰与碳中和等重大战略的提出将为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2021年以来,国务院及发改委等有关部委专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重点推进“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工作,这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对于城市层面的“无废城市”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2021年7月,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十四五”绿色循环经济年发展规划》,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和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区域样板作为战略统领和实践载体,加快建立健全徐州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确保徐州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也为徐州市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和政策助力。
(三)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徐州要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丽徐州。徐州市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理念、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永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子。把“绿色”作为“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底色,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提高效率为核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以巩固提高质量为根本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以完善技术法规标准为关键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美丽徐州、创造美好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全市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面临挑战
(一)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徐州市是江苏省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之一,本地转移和临省输入叠加,环境形势仍较为严峻。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仍占比较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支撑力不足,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燃煤消耗总量大的市情仍未发生根本改变。碳排放等问题逐渐凸显,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的问题累积叠加,制约着徐州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高值化利用缺技术,行业高质发展缺动力
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高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对生产原料的品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对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模式,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十四五”时期,徐州市需要协调好相对“低品质”的固体废物利用和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高标准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和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固废监管长效机制不全,治理体系未建成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协作。“无废”文化氛围、固体废物的台账管理、跨区域固废过程监管、多源固废协同处置监管、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缺少制度引导。“十四五”时期,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加大党建引领和宣传力度,并推动建立徐州都市圈建设的区域合作机制。
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无废城市”建设与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紧密结合,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徐州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推动徐州市“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谋划与协同推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系统谋划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下的“无废城市”建设行动路线图。
坚持因地制宜与精准施策。立足徐州市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针对固体废物存在的问题,结合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设定规划目标,因地制宜,细化任务,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坚持依法治理与深化改革。落实新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效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坚持党政主导与多元共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园区、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发动群众,依托群众,形成全社会户户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徐州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徐州市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际港务区,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21-2025年。
规划基准年:2020年。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结合徐州市社会经济和重点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到2025年,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占比保持100%,生活垃圾清运量达310万吨/年;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3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2%;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达10%;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规划指标
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基本沿用试点建设阶段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和《江苏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增减或调整。本轮规划中共设置50个规划指标,其中必选指标25个、可选指标21个、自选指标4个。
表2.4-1 徐州“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0月10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完善和提升。方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宁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原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基本补齐,农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体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工信部发布“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公示,“无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引导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
近期,西安市、咸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西安-咸阳“无废城市”共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扎实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联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跨区域“无废城市”共建新模式。《方案》对“十四五”期间两地“无废城市”共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到2025年,
8月13日上午,泰达环保携手泰达市政、泰达绿化、泰达环卫就无废城市环保综合治理工作展开深度合作,在泰达环保本部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泰达市政、泰达绿化、泰达环卫主要负责人到访泰达环保,泰达环保主要负责人接待,相关负责人参加。与会各方参观了泰达环保双港项目垃圾吊控制室、主控室等
各有关单位:西安国际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博览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宏大、覆盖面广、颇具影响力的环保产业与科技创新品牌盛会。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8月2日,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城环保”)与北京环境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环境”)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惠城环保总经理林瀚、北京环境总经理韩晓鹏代表双方郑重签约,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城环境”)总经理张秋艳等出席会议。北京环境系国内头部环境综合服务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8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方案对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总体要求,到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到2027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在
一、起草背景为落实《浙江省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运贮存管理暂行办法》(浙环发〔2023〕26号)管理要求,不断深化小微源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局对申报首批市级小微收运的意向单位进行了审查核验,根据核验结果,我局草拟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小微源危险废物统一收运工
2024年7月31日,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单位承建的合川市政污泥协同处理项目顺利投产。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狮滩镇新屋村,与合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集中建设,占地约3.92亩,服务重庆合川城区(包括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2030年,项目服务范围将延伸至周边区县,计划分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为长三角未来三年工作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7月25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举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
2024年8月14日,苏哈尔自贸区工业废物处理二期工程项目签约仪式在阿曼首府马斯喀特隆重举行。项目投资方阿曼环境服务控股公司(beah)董事长、CEO、COO,亚德集团CEO、COO,亚德合作伙伴AlRamooz集团董事长及相关负责人等出席和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成为阿曼首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涵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全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情况的通报,2023年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28.93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289.00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8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4.21%;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32.52万吨,利用量为10.76万吨,利用率为33.09%,主要利用方式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汕尾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尾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收集转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7月11日,宣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宣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收运体系不健全、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处置能力不均衡、处理处置项目落地难、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等突出问题和难点,逐一靶向施策,系统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和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的规定,现将黄石市2023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如下:一、一般工业
2023年惠州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840.7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3.54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2.67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7.28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3598.32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67.36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31.58万吨。惠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
2023年安康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593.5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7.20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18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4.48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68.61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5.93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5.15万吨。安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般工业
2023年昆明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837.34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331.88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8.82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6.66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957.7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4.61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37.67万吨。昆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云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现将2022-2023年度怒江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示如下: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22-2023年度全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352982.444吨,其中自行利用处置量39352955.267吨,委托处置量27.12吨,上年
近日,昭平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跨省区倾倒危险废物的案件,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该院经审理认为,2021年11月20日,广东省某县甲公司的经理被告人官某伙同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高某,在明知该公司无处理废树脂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2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15%;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01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起草了《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9月29日起征求公众意见,该办法用于进一步提升温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水平,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管理。详情如下: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升温州市垃圾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0月10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完善和提升。方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云南省嵩明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运营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示,侨银股份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138万元/年,服务期3年,公示如下:一、项目编号:KMZC2024-G3-02111-ZXGJ-0082二、项目名称:嵩明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运营服务项目三、中标信息标段名称:嵩明县环卫服务中心供应商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武汉市蔡甸区2024-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约1954万,服务期一年,服务期满,经采购人考核合格,可续签次年合同,合同最多续签二次,三年服务总额近6000万元,招标公示如下:【项目概况】:武汉市蔡甸区2024-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陕西省发改委发布《陕西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明确环境基础设施提标改造,重点支持生活垃圾焚烧流化床改造为炉排炉、烟气净化处理、焚烧车间负压除臭等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全文如下: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国
9月26日,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路网体系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等;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水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及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9月28日,襄阳市樊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发布终止公告,因采购需求发生重大调整,决定终止采购,如需重新招标,另行公告。而在9月26日,该项目才启动招标。据了解,襄阳市樊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预算128213.4万元,特许经营期15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襄阳市樊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招标,项目预算128213.4万元,特许经营期15年。公示如下:【项目概况】襄阳市樊城区环卫运行能力提升及生活垃圾分类特许经营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jyzx.xiangyang.gov.cn/)。获取招标
四川省人民政府9月14日印发《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要求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快赤水河干流、主要支流沿岸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及截污管网体系建设,推进县城和乡镇污水处理、既有小区污水管网改造、河道截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9月14日,云南滇中新区直管区城市大管家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约1亿元,服务内容包含环卫服务(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转运)、绿化管护及品质提升、市政道路设施管护、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五大板块。服务期3年,合同一年一签。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公示如下:项目概况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江苏省地方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和维护标准》报批稿,对生活垃圾收转运处各个环节做了相关规定,公示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