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义乌市人民法院于近日公布一起因非法处置污泥的案件。
11月16日,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因为污染环境罪被判刑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等费用1000余万元,并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
据悉,该公司因为技术不成熟蚯蚓养殖失败,导致污泥无法及时处理,随后,该公司将来不及处理的污泥及蚯蚓养殖失败的废污泥在厂区内直接挖坑填埋。义乌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该行为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蚯蚓养殖失败
据了解,2019年10月,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永康某公司签订污泥处置和清运合同,由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将永康某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运至被告单位厂区用于蚯蚓养殖和有机肥生产。
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蚯蚓养殖失败,导致污泥无法及时处理产生堆积、发臭。
将废污泥挖坑填埋
污泥无法及时处理之后,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股东张某、陈某、缪某在2020年2月到11月期间多次安排公司员工李某、候某将来不及处理的污泥及蚯蚓养殖失败的废污泥在厂区内直接挖坑填埋,造成了涉事场地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
判刑+赔千万+禁止令
义乌市人民法院于2022年7月5日受理义乌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该行为提起公诉的污染环境罪以及附带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2022年10月9日,经义乌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被告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某、陈某、缪某、李某、候某与义乌市人民检察院达成调解协议,由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某、陈某、缪某于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生效之日一次性赔偿因污染环境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应急处置费、事务性费用共计1000余万元。
目前,各方已按调解内容履行赔偿义务。
义乌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单位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被告人张某、陈某、缪某、李某、候某违反国家规定,处置有害物质,其中被告单位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告人张某、陈某、李某、候某的行为属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缪某的行为属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鉴于被告单位、被告人存在自首、认罪认罚、立功等情节,并已赔偿环境修复费用,义乌市人民法院在区分主从犯后,对被告单位判处罚金50万元,对张某、陈某、缪某、李某、候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至三年不等,适用缓刑,并处罚金七到十万不等,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
养蚯蚓屡成挡箭牌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超过2亿吨/天,产生污泥量(以含水率80%计)超过6000万吨/年,据有关测算,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量预计突破1亿吨。然而,近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多次指出,地方长期违规处置、非法转移污泥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风险隐患。污泥处理处置形势严峻,亟待落实规范性引导和常态化监督。
北极星水处理网注意到,近年来,非法处置污泥案例屡见不鲜,“养蚯蚓”也多次成为违法企业的挡箭牌。
2017年10月以来,位于邢台市隆尧县的正祥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祥公司)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以养殖蚯蚓名义,与邢台市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19家单位违规签订污泥处置合同,非法接收生活和工业污泥8.8万余吨。其中,从石家庄军城皮革公司(含铬鞣工艺)违法接收工业污泥6650吨。
环保督察发现,正祥公司仅利用少量污泥养殖蚯蚓,其余大量污泥非法倾倒堆放在耕地上,侵占耕地面积超过226亩。现场可清晰辨认的污泥就有近1.3万吨,未采取任何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产生大量黑褐色、粉红色高浓度渗滤液进入土壤,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污泥产生单位没有依法核实处置单位资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违法行为监管缺失。
2018年3月以来,四川遂宁某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某祥将公司接收的22.6万吨污泥,以渗坑方式倾倒、填埋于耕地中。经自然资源部门认定,涉案破坏耕地面积194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5亩)。经生态环境部门检测认定,非法处置的污泥属于含镉、铅等重金属有毒物质。新景源公司污染环境案已作出终审裁决,两犯罪单位分别被判处罚金200万,5名被告被判处3年至18年不等有期徒刑。
此外,2019年10月,四川崇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污染环境罪刑事案件中,主营业务包括生物技术研发、蚯蚓饲养、销售的四川宏佳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在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将6900余吨含重金属的污泥直接倾倒在废弃沙坑内。
污泥无害化处理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阶段污泥安全稳定处置成为制约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和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厂近4600座,年污水处理量达700亿立方米左右。但是,我国污水收集处理领域存在“重水轻泥”问题,设施建设总体滞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污泥既是污染物也是资源,系统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2〕145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实施方案》明确3方面10项政策举措。一是优化污泥处理结构。规范污泥处理方式,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合理压减污泥填埋规模,有序推进污泥焚烧处理,推动能量和物质回收利用。二是加强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设施效能,加快补齐设施缺口。三是强化过程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强化运输储存管理,强化监督管理。
专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向纵深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处于政策红利窗口期,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机遇和挑战并存。《实施方案》为推动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建议各地狠抓落实,加强远近结合、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重要路径,以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处置为落脚点,以促进资源化利用为发力点,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污水处理新格局,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项目概况:海口市17万吨/年垃圾渗滤液无害化处理服务的潜在投标人应登录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haikou.gov.cn)网站主页,选择“交易公告-政府采购”专栏查看采购公告,免费下载项目采购文件并在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点击关注项目,并于2023年12月19日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项目概况: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活污水处理厂新生污泥处置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利津县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自行下载招标文件。因未及时下载招标文件所造成的后果,供应商自行承担。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12-1114:00:00(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
污泥处置单位本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污泥,但部分处置单位为快速牟利,超出自身处置能力接收污泥,后低价将污泥交给不具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非法处置,导致污泥被违法倾倒污染环境。近日,如皋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跨域审结三起由倾倒污泥引发的污染环境关联案件,污泥处置单位脪陇公司被单处
金秋十月,捷报频传,京城环保中标济南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该项目总规模1200吨/日,本次招标的是一期800吨/日,是目前国内处理规模最大的同类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之一。京城环保将承担该项目完整的干化焚烧生产线的系统集成、设备供货、安装、全系统调试、性能测试、试运行、验收、培训及委托运行管理等
11月2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宾西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服务项目招标公告,项目预算金额1283.2316万元,数量32,242吨,合同履行期限为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三年,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宾西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服务项目招标公告项目
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桂林市发现,灵川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区等县(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作推进缓慢,现有污泥集中处置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大量污泥违规处置,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一、基本情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有重金属及部分致
10月19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广东省兴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服务(二次)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11,175,480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为自合同签订日期算起3年。项目服务费含税最高采购单价限价定为185元/吨,具体如下:(一)运费:25km以内运费约25元/吨;(二)消毒除味处理约52元/吨;(三
9月25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临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2023年-2024年)(第三次招标)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中标人为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临海市伟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报价为380.9505万元,服务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一年。台州立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关于临海市城镇污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迅速提高。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自然水资源,我国对于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通常采用生物处理与化学处理法去除,其中化学处理是指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絮凝
9月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沈阳振兴环保有限公司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服务2023-2024年度中标公告,辽宁海蓝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2220.295万元中标第一标段,处置能力年日均350吨,年处理量127750吨(30%浮动);辽宁华拓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1259.98万元中标第二标段,处置能力年日均200
北极星水处理网近日在整理项目信息时发现,有一类项目近一月以来接连终止,屡遭废标,这便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废标原因除了招标内容发生实质性变更外,大部分项目废标原因都是因为——有效供应商不足三家。如果说之前因为“重水轻泥”,污泥问题还暂不能“上桌”的话,那么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
近日,瑞金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人杨某某未经许可开设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含有超标重金属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对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判处其承担环境损害费、危险废物处置费及鉴定费共计26229元,并责令其
废污泥直接在厂区挖坑填埋,造成了所涉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2022年11月16日,被告单位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因为污染环境罪被判刑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等费用1000余万元,并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快速了解本次庭审的“来龙去脉”1被告单位因技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义乌市人民法院于近日公布一起因非法处置污泥的案件。11月16日,义乌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因为污染环境罪被判刑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等费用1000余万元,并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据悉,该公司因为技术不成熟蚯蚓养殖失败,导致污
2021年10月13日,渭南市生态环境局蒲城分局在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得到乡镇公安派出所反馈线索蒲城县孙镇辖区一废弃厂房附近总有刺鼻气味,渭南市生态环境局蒲城分局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经现场检查废弃厂房内存在生产化工产品二甲酯的加工厂,整个生产环节无任何污染防治设施,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该加工厂生产车间外的两个土渗坑内倾倒有红褐色废水,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渗坑周边三颗大树树干发黑已成枯死状态。
近日,梅某、杨某、李某因干扰环境自动监测数据,被浙江省缙云县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刑,并在特定时间内被禁止从事排污行业。
未经审批就非法建设冶炼粗铟生产线,生产过程中还非法外排含重金属的废水,天元区斯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因涉嫌污染环境犯罪,不仅被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生态环境局还对该案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2021年4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全国集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安徽亳州市生态环境局、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各县区充分利用日常检查、网格巡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充分发挥环保、公安联动机制作用,通过多部门密切协作,依法查办了一批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审理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单位某水务公司、原审被告人郑某、浦某等人犯污染环境罪一案,于2019年5月17日作出(2018)苏0102刑初68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单位某水务公司、原审被告人郑某、李某3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执法问答09:污染环境罪中的“公私财产损失”范围如何认定?
污水处理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事关公共环境和民众的健康权益。然而,身为污水处理的技术员,为了一己私利,置公共环境于不顾,违规重启设备数据,导致采样数据失真,最终可能危害社会公共环境。26日,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人民检察院获悉,徐某是天台县某污水处理公司的一名技术员,日
为深入推进黄山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积极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一案双查”制度。11月15日,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相关区县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分局相关人员就黄山市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废水超标排放生态环境损害案进行磋商,并成功签订磋商协议。2022年11月21日,安徽省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黄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42件,赔偿量化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省人民政府、省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根据赔偿协议或者生效判决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管理办法(试行)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十堰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暂行办法》,文件全文如下:十堰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中办发〔2017〕68号)《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诉程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程某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18033元。该案件是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办理的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经过长达两年的磋商与诉讼,终于将程某应承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偿到位。本
3月20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公告,公示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理论、制度与应用研究》等37项获得科技进步奖;《关键金属二次资源全链条的物质代谢与调控》等5项获自然科学奖;潘德安等15人获得杰出青年科技奖。
根据国家试点改革工作任务安排以及省委省政府《全省或部分设区市实施的国家试点改革事项清单》等相关文件要求,2022年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承担环境保护领域“惩罚性赔偿”国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关于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意见(试行)》,现公布四起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
12月29日,济南市财政局等15部门印发《济南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修复后经组织评估认定,生态环境修复不能达到确定的修复效果,需要重新以货币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参考本办法管理。济南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
最高法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允许用林业碳汇替代履行森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购买碳汇就可免除森林生态破坏的全部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森林资源民事案件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准许当事人以
11月9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规定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编制、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实施、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做了说明和规范。详情如下: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