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相关结果623

      来源:各界导报2021-08-04

      省发改委能源局产业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庄怀斌表示,陕西省要加快陕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大关中地热能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制氢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 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副主委张亚平说,目前陕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较低,仅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30.6%,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规模偏小,并网消纳能力不足,与“双碳”战略目标有较大差距。

      碳市场参与者众多 新市场带来新机遇

      来源:平安证券2021-08-03

      电力企业倾向于通过调节售电价格,将碳成本向电力系统下游传递,并加速电业企业向清洁能源转型。...政府可通过调整碳交易系统的设计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因此,每个系统都呈现出其独特的特性。碳排放交易体系还可以在政策组合中起到不同作用,其作用也因行业而异。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中和重点行业分析(<mark>电力</mark>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3

      一是优化煤电功能定位,煤电充分发挥保供作用,更多承担系统调节功能,由电量供应主体向电力供应主体转变,提升电力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2019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为19亿千瓦,总发电量约7万亿千瓦时,预计2060年总发电量将突破20万亿千瓦时。

      碳中和<mark>电力系统</mark>中 煤电还是“压舱石”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1

      随着煤电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明确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方向以及要实现“双碳”目标,我国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角色地位要发生重大转变。...2021年电力增长大超预期,也进一步强化了“十四五”期间继续大建煤电的声音。因此,关于煤电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地位的争议不断。

      来源:中钢集团金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1-07-30

      £外购电力碳排放受电力供给结构决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直接降低钢铁行业外购电力碳排量。钢企外购电力占比低。...测算钢企外购电力占总能耗的比重约5%-6%。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30

      1.能源供给端发力在能源供应端的重点是“控煤推清”,尽可能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压控煤炭发电规模。...二是加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的研究力度,降低ccus技术成本,重点针对电力行业、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等,逐步推广商业化,完成能源体系减排最后一公里。

      钢铁行业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钢铁行业碳中和现状与减碳路径分析

      来源:华宝证券2021-07-29

      外购电力碳排放受电力供给结构决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直接降低钢铁行业外购电力碳 排量。钢企外购电力占比低。...根据文旭林等在《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及减排研究》对长流程钢厂碳排放研究:燃料燃 烧碳排放约占 94%;净购入电力碳排放占约6%。

      来源:企业观察报2021-07-27

      包括三峡集团的乌东德、白鹤滩,这都是大水电,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2021-07-26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成本上升,电价稳定不动的话,电力系统将无法消化转型成本,如果靠政府补贴,将不可持续;即使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抵消成本,空间也有限。因此,还需要依靠相对市场化的手段解决转型成本。

      “减污降碳”技术迭代升级按下快进键——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布生态文明成果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7-20

      锚定“双碳”目标,我国已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将加速。...其中,“重点行业工业烟气减污降碳”专项行动,将依托龙净在电力、非电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上千台套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高效除尘、干式超净、scr脱硝、余热利用、催化剂再生、智慧环保岛等领域提出低碳解决方案,并结合行业特点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4)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投资需求包括能源和电力系统新建基础设施投资、终端节能和能源替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有设施改造的投资。...报告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欧美日主要国家的典型做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重点在电力行业、工业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展开专题研究,共同探讨各地方政府实现

      燃煤电厂万吨级碳捕集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分析

      来源:《华电技术》2021-07-12

      目前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的58%,研究表明到2050年化石能源占比将下降至10%~15%,ccus将是目前实现该部分化石能源净零排放的唯一技术选择,是碳中和目标下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手段。...“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电力行业碳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导致我国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

      来源:新安城事2021-07-09

      主厂房区域垃圾池结构到顶,主控楼、汽机间、上料坡道砌体施工已完成;烟囱钢内筒完成50%;冷却塔、消防水池施工已完成;综合水泵房结构完成80%;渗滤液膜车间结构完成80%;厂外供排水管道安装已完成;厂外电力系统施工...项目施工负责人陆天同说:“按照计划,9月10日第一车垃圾要进池,9月20日一号系统点火,到10月10日国庆期间,第二台系统整个就完全调试投入正常运营。”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1-07-08

      电力系统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交通部门通过发展生物燃料替代和纯电动汽车加速低碳化,建筑领域能效加紧提升,推动工业领域加快向清洁循环经济转型。...从达峰年限来看,有18个国家是在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通过之后实现碳排放达峰的,且这些国家的达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石油危机、政治危机、金融危机等“黑天鹅”事件影响,通过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7-08

      (一) 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加快,光伏、风能将成为我国能源供给革命中的主力。近年来清洁能源项目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方面表现突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07-07

      3.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氢能是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能源载体。在碳中和场景下,未来炼厂用氢将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未来的绿色碳科学是一个循环的新系统,结合了传统石油石化行业和可再生能源、氢能、二氧化碳、高端材料等。其中,核心技术的突破毫无疑问将起主导性作用。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02

      充分发挥水电、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推动能源领域省属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序开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绿色电力建设,推动发电企业电源结构改革,建立以新能源电力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来源:普华永道2021-07-01

      调整能源结构 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谢和平院士说,碳中和的战略意图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中国<mark>电力</mark>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2021-06-30

      结合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分析,得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与发达国家的异同及难度,提出中国应以节能与掺烧为引领,保留火电机组不少于8亿kw;以低碳能源为关键,大力发展风电与太阳能发电;以储能与碳捕集为补充,保障电力系统稳定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