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产经营监管”相关结果1616

      来源:扬州生态环境2024-10-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来源:云南人大2024-10-08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行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林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2024-09-27

      记者注意到,不止是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生态环境执法刚柔并济还体现在,开展柔性的“正面清单”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抽查频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一些地方通过让企业学习法律知识并赚取积分,抵扣环保罚款...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坚持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结合,让生态环境执法既保持力度,又体现“温度”, 持续改进执法方式,不仅节约行政资源,切实提升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效,也起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9-27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信息归集、等级评定、结果公开与应用以及信用修复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9月13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企业

      来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09-25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相应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收集、贮存、利用、处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效”“证照分离”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对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指导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企业依法依规投资建设项目,规范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包装容器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和证后监管工作

      来源:青海生态环境2024-09-23

      要以法律法规为制度准绳指导生产经营全过程,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三是强化应用,加强宣传。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充分发挥信用评价结果导向激励作用,抓好信用评价结果有效应用,提高评价效能。...省生态环境厅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召开环保警示和不良企业约谈会,主要是提出工作要求,及时帮扶指导企业整改问题和信用修复,督促各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和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提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4-09-23

      开展多部门、多事项联合双随机执法,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普法活动,执法检查与帮扶指导并重,引导企业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分类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评价监管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守法合规经营

      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9-10

      、重复检查,切实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按照“谁出证(数)、谁负责”的原则要求,督促检验检测机构严守行业底线,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严禁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

      来源:桐梓县人民政府2024-09-05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从事餐饮服务、单位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等垃圾。...第六条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教育、商务、交通、公安及其交通管理、财政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餐厨垃圾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9-04

      、行政法规、规章,生态环境非罚款类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一)警告、通报批评;(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一定时期内不得申请行政许可;(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行政法规、规章,生态环境非罚款类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一)警告、通报批评;(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一定时期内不得申请行政许可;(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来源:江西生态环境2024-08-27

      三、案件启示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保责任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有效覆盖、封闭存储或设置围挡等,确保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芦溪县某建材有限公司以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案一、案情简介 2023年11月6日,萍乡市芦溪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芦溪县某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该公司“年产2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建设项目

      来源:河北省司法厅2024-08-26

      依法实行排污登记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第三条根据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

      来源:辽宁生态环境2024-08-21

      沈阳某纺织布匹有限公司涉嫌以逃避监管的方式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一、案情简介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近海经济开发区市政管网井的水质存在显著异常”的线索,对近海经济开发区企业分布情况及生产经营态势展开深入调查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4-08-21

      查处情况该公司上述行为属于《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中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形,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一款“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针对该案中企业逃避监管违法排污的主观故意情形,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同时运用新媒体适当报道相关信息,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有效威慑,督促企业或个人守法经营、依法生产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2024-08-20

      同时,对一般企业要精准执法、科学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打扰及入户检查频次。坚持技术支撑。...第二阶段:秋冬季强化攻坚阶段(9月16日至11月10日),进一步加强对浦东新区涉气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努力降低新区固定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率。

      来源: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2024-08-20

      市、县(区)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就近处置的原则,优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布局,提升处置能力;倡导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工业固体废物统一收运体系就近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邮政、税务、海关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8-19

      ;(十九)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二十)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二十一)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的;(二十二

      来源:福建生态环境厅2024-08-16

      二、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负荷概况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的整体平均生产经营负荷低于上一年度,其中利用类别的负荷率依然偏低且继续下降,个别利用处置设施还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2024年)为促进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全方位提升,科学实施《福建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08-13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二)强化多方监管。督促指导农村新开办涉水排放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水直排外环境。...指导督促农产品加工及汽修、民宿、餐饮、宾馆、酒店、农家乐等服务业经营者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杜绝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污水直排外环境。

      来源: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08-12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