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公益”相关结果516

      来源:玉林日报2014-11-29

      亮点三: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新《环保法》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经济导报2014-11-21

      在他看来,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相比,放宽了社会组织的公益诉讼起诉条件限制,但也存不足:一是排除了公民的起诉权;二是从最高人民法院新近成立的环境审判庭的职责看,不准备包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来源:太仓日报2014-11-19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两高司法解释这一利刃,完善司法联动机制,发挥综合监管优势,建立重大案件会商会办制,将4件污染案件、1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今年以来,江苏省太仓市环保局采取三不(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三直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措施,把执法重点聚焦在安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监测问题上,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4-11-16

      从环保部门执法到对环境治理监管主体的监管,都要做到该动口时就动口,该动手时必动手最好是区域限批、上级督查督办、人大质询、司法调查、环境公益行政诉讼、舆论监督等一齐上,才能让一些地方官员有所警醒和戒惧,才能把环境治理的压力分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12

      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将有法可依,公益诉讼的增加就需要大量的环境法医从业者。...环境法医是直接为法庭提供法医上的一个证据链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环境公益诉讼将会逐渐增多,对环境法医的需求将增加。

      来源:检察日报2014-11-12

      在办理此案的同时,该院还推动建立环保公益基金制度,将环境公益诉讼追索到的赔偿款纳入环保公益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全面落实被污染环境的后期修复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10

      在此背景下,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在两个方面拓展环境公益诉讼,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二是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

      来源:天津北方网2014-11-04

      专家表示,新法从环保违法处罚力度、监管部门相关责任、公众参与及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可谓史上最严。...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

      来源:江南时报2014-10-29

      据悉,届时张某的赔偿修复费用将直接打入昆山环境保护联合会的环境公益基金,之后进行相应的污染修复。...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3个具体标准,其中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省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0-16

      通过实行社会公示、环境信访和举报等,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促进全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海南省提出,要完善环境质量公报和企业环境公告等制度,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10-08

      2013年是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的新《民事诉讼法》实施的第一年,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共提起8起环保公益诉讼,但无一案件被法院受理。环境纠纷量持续增多和环境公益诉讼量很少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9-24

      《条例(草案)》第五条规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依法享有获取相关环境信息、对环境决策以及环境执法表达意见和建议、对环境违法行为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举报、寻求行政或者司法救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权利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09-24

      会上,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分别就新《环境保护法》解读、环境审判专门化及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司法鉴定与纠纷解决和探索生态环境资产核算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2014-09-19

      在泰州、连云港、常州等地的环境刑事案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已经引入专家参与案件审理,由专家辅助人帮助编制环境修复方案。...环境资源审判具有公益性、复合性、专业性、恢复性和职权性特点,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建立一套符合环境资源审判特点和规律的司法机制与诉讼程序。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9-03

      ●制定司法解释时,应当将环境损害的赔偿问题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之外。●建议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抗诉制度,即让检察机关也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之中,发挥监督和制衡作用。

      来源:每经网2014-08-19

      2009年8月,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作为评价机构,向武汉市环保局报送了汉氏环保武汉市有害废物焚烧处置中心迁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以厂界边缘向外延伸350米设置为项目的防护距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15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是针对破坏生态环境而造成社会环境公共利益受损的行为,其虽然属于一种民事诉讼,但一方面拓展了公众参与的途径,另一方面,在诉讼中可能使政府或者环境相关管理部门成为诉讼中的第三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14

      建立健全环境司法检验鉴定和环境损害评估机制,积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完善环保非诉案件执行机制,对环保部门移送的案件及时集中力量执行,确保环境行政处罚执行到位。

      来源:TIME WEEKLY2014-08-04

      地方保护主义阻挠、专业环境法官缺乏、环境鉴定费用高昂等成为导致环境公益案件立案难、审判难、判决难的重要原因。而此次最高院成立环境庭,无疑是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要突破口。

      来源:法制日报2014-07-30

      最高法法研所环境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韩德强认为,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规范环境公益案件的受理标准、诉讼特别程序和证据审查认定、责任分担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制度的作用,加大损害赔偿的判决力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