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循环经济2016-02-25
与此同时,公众对二噁英等物质谈虎色变,产生邻避效应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现象凸显。...但与此同时,质疑与反对声络绎不绝,尤其当全国个别地方的垃圾焚烧厂曝出问题后,市民心有余悸,新建垃圾焚烧项目常遭邻避效应。不管垃圾焚烧厂建或不建,日趋增长的垃圾就在那里,终归,它们是需要被处理掉的。
来源:环保在线2016-02-17
不过,深受垃圾焚烧厂可以建,但请离我家远一点的思维定势,近年来城市垃圾焚烧厂存在一些质疑和反对之声,尤其当全国个别地方的垃圾焚烧厂曝出问题后,市民心有余悸,新建垃圾焚烧项目常遭遇邻避效应。
来源:晶报2016-01-27
对此,她建议,共建共用水务基础设施,克服邻避效应,通过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成本分担和成果共享。
来源:新华网2016-01-25
除了邻避效应带来的信任危机,经济发达地区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更受制于地方保护主义。其次,仍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完善的污水和固废排放标准。
来源:E20环境平台2016-01-14
然而,这种邻避效应却为中国的垃圾处理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百姓的抗议和排斥屡屡造成项目的落地难,推进难。他山之石,值得借鉴。面对垃圾焚烧选址难的问题,其他国家或地区又是如何做的?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微信2016-01-12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王洪臣:有几个挑战是污水处理事业必须应对和有所作为的,包括水资源紧缺、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邻避效应。
来源:危废鉴定利用2016-01-11
还是让其他地方去建的比较好,除了邻避效应外,关键还是环保要求高,建了这么一个设施,周围再建其他的都不太好,这个对我园区发展不利啊!...另外,邻避效应也是一个主要因素,现在有一些处置设施都建在省界、市界、县界,但建起来后,一旦引起纠纷,主管部门也很头疼。第二难是危险废物的流动难。
来源:中国环境产业保护协会2016-01-04
这种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有供热需求的工业园区结合起来进行热电联产建设的创新模式,既有效解决了垃圾围城和选址遭遇邻避效应的问题,又能使垃圾焚烧余热得到更高效利用,还能节约土地资源,并且由于热能高效化利用带来的收益可以大幅降低垃圾处理补贴费用
来源:新华网2015-12-23
然而,正当公众与行业的矛盾日趋缓和的时候,当前,尤其是今年以来,行业内低价中标现象频发,一时间低价中标的关注度甚至超过邻避效应。...邻避效应曾经一度是垃圾焚烧行业的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相关知识的科普加强以及整个环保行业的大势,公众与垃圾焚烧行业的矛盾也在逐渐趋于缓和。
来源:无界新闻2015-12-21
一时之间,邻避效应一词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垃圾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人人都需要,但是没有人愿意它建在自己家附近。民意的压力让政府左右为难,最终,阿苏卫垃圾焚烧项目被迫暂停。
来源:中科博联2015-12-18
8、支持有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标准更新,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邻避效应现象的发生,检测手段
来源:固废家园2015-12-16
针对上述原因,邻避效应应对关键在于逐渐转变公众的认知。...日本和台湾的垃圾焚化厂(注:日本多称清扫工厂)也曾由于邻避效应引发大规模的公众抗争。后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邻避效应,逐渐转变公众对垃圾焚化厂的负面认知,取得良好的效果,创新经验值得大陆地区借鉴。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5-12-15
他认为,这一方面是垃圾处理设施的达标问题本身做的不够到位、不够透明、信任缺失,从业者应当自省;另一方面是群众对垃圾处理工作不了解,尤其是存在邻避效应,这种心理需要从业者的长期努力才能破冰。
来源:新华报业网2015-12-15
因为邻避效应,有的项目第一次公示,就因为老百姓反对意见很大而中止。一些工业园区,如果有危废处置企业,会对吸纳其他企业入园有所限制,也可能造成土地利用价值下降。
来源:深圳商报2015-12-07
目前,由于受邻避效应影响污泥设施落地难、建设难,我市污泥处理处置形势异常严峻。
来源:中国文明网2015-12-05
市政协人资环和城乡委负责人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出垃圾处理中突出的邻避效应。...他认为,解决邻避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进行严格管理和升级改造,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
来源:新华网2015-12-04
垃圾焚烧会产生一种叫二恶英的有毒有害气体,目前公众对二恶英仍存在认知局限,加之邻避效应,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并不容易。
来源:固废观察2015-11-26
垃圾及垃圾处理具有邻避效应,再加上可预见的营运管理不力和规划缺位,行政管理部门本应预计到垃圾处理设施群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决非突发事件,事先做好应对之策提前做好防范性的制度安排,先事虑事,均衡利益,争取主动
来源:高能环境2015-11-25
第三、政府应和企业携手,共同引导公众了解蓝色焚烧标准,以消除邻避效应。这样蓝色焚烧才能进一步推广落地,并推动国家制定更高的垃圾焚烧标准。高能环境认为,未来企业的发展,竞争力所在还是要做好品质。
来源:中泓舆情监测2015-11-21
(五)化解邻避效应观点邻避意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1、建立合理的垃圾焚烧项目选址2015年7月27日《东莞日报》发表文章《如何化解邻避效应?》。2、保证信息公开透明2015年9月16日《深圳晚报》发表文章《以信息透明纾解垃圾焚烧邻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