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退耕还林”相关结果438

      来源:《中国土地》2021-09-09

      我国生态修复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通过生态工程实现退化、损伤或破坏生态系统的重建,如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等,该阶段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是基于人工干预措施直接应对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延安市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小流域整治,光伏低碳智慧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安康市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光伏扶贫及生态旅游,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6.5%。

      来源:董战峰2021-08-04

      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拓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一是搭建资金整合平台,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整合机制,将中央基建投资、退耕还林还草、水污染防治等中央财政资金以及地方财政相关资金整合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02

      碳移除技术的机遇: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碳汇水平,潜力较大。我国植被覆盖率的绝对水平仍然较低,碳捕获、使用和储存等碳移除技术将在“国土绿化行动”中得到更广泛应用,蕴藏着巨大机遇。

      黄河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1-07-29

      因此,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针对流域突出的生态问题我国先后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和三江源、黄河湿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德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6

      我国应严格管控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继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荒漠改善、水土保护等行动,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区、黄土高原、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来源:包头首发2021-07-13

      与江苏恩提逸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3亿元、在无立木林地建设15万亩速生丰产林的合作协议,已在固阳县和土右旗完成5000余亩建设任务,与中能氢储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宇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洽谈芦竹湿地种植事宜和退耕还林地间种苜蓿事宜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1-06-17

      全省受污染耕地分为两类,一是安全利用类(轻中度污染)耕地,采取农艺调控、低积累品种替代、叶面调控等措施,降低农产品风险,确保不超标;二是严格管控类(重度污染)耕地,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

      十堰市2021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2021-06-11

      制定并组织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和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工作方案,完成下达的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目标任务。(三)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4.严把建设用地入口关。

      来源:新华社2021-06-04

      此外,我国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针对重点区域突出生态问题,科学确定一批重点工程,着力加强“三北”等生态脆弱区保护修复,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退耕地类和范围,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06-03

      工作措施共10条,包括科学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规范开展绿化设计施工、科学推进重点区域植被恢复、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节俭务实推进城乡绿化、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煤化工篇:煤化工行业碳减排路径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长期过度耕种导致耕地土质下降,当前我国20亿亩耕地中已有19.4%污染耕地、17.8%低等耕地和8000多万亩不稳定耕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还草、轮作休耕势在必行。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2021-04-26

      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长江两岸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沿江两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全面建成沿江绿化带。

      来源:云南网2021-04-25

      5年来,完成营造林3847.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1286.7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38.36万亩,防护林建设60.9万亩,年均义务植树1亿株以上。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2021-04-21

      运用技术手段对比基本农田地块、优先保护类地块、重污染企业的分布情况,对严格管控类地块被划为基本农田的要求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湿等风险管控措施。

      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16

      二是实施生态修复,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面积,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增加林地和草地、适当调整耕地比例,综合提升植被和土壤碳汇功能。...二是要有对农业污染、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地区,开展实施生态退耕、土壤修复、治理面源污染、减少地下水开采等综合治理,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固碳功能。三是实

      中科院王毅: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全面绿色转型与路径创新

      来源:中金研究院2021-03-31

      第二阶段是1999-2012年的规模治理阶段,其标志是开始推动退耕还林等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并在城市进行大规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开始努力走向平衡。

      中科院傅伯杰:评估中国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转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

      来源:Sustainability2021-03-29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开始稳步回升,2010年达到3240亿美元,但并未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自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二十年来,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引起了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报告了区域、次区域、分水岭和地方尺度的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时间变化和权衡。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3-20

      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或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严格管控重污染耕地,研究禁产区土地流转及生态补偿政策。加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

      来源:中国网2021-03-12

      中央每年投入1000多亿元,吸引带动社会资金,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工程,年均完成营造林1亿亩、森林抚育1.2亿亩。...作为有条件性的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策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相应的贫困人口必须按照规定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或实施退耕还林,或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公益性岗位和参与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