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757

      来源:中国矿业报2014-12-30

      二则,公众参与环保诉讼的热情不高。如今,虽有公益诉讼的引入,但是关于如何激发公众对环保诉讼的热情仍需不少的工作与努力。治污,有法可依做到了,有法必依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做到了,执法必严必须做到。

      来源:每经网2014-12-29

      随后,在长达近2年的时间里,历经四次审议后,新的环境保护法最终确定下来,按日连续处罚、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等规定成为新的亮点。

      来源:中国制药网2014-12-27

      新法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违法排污惩处力度等方面有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在跨行政区域重点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打破地方保护、各自为政局面、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4-12-25

      加强监管力量建设,支持环保科技研发,或者建立基金池,在相关公益诉讼判决后向民众支付赔偿金,都是可行的方式。不管怎么说,这钱要用于改善民生,不然就可能滋生新的污染。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2014-12-22

      新法也被媒体成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与现行环保法相比,修订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首次将生态红线写入法律,进一步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的责任,通过按日计罚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据了解,新《环保法》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机制。根据规定,诉讼主体为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新制度: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建立生态红线、生态补偿、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排污许可、公益诉讼等制度。新手段:查封扣押、按日计罚不封顶、行政拘留、追究连带责任等。严在哪儿?...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要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来源:贵阳新闻网2014-12-17

      贵州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就此诞生。随后,贵阳市生态环保法庭又陆续受理了一系列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经验的不断累积,使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得以实现。...忆及往昔,罗光黔说道:理论界、司法实务界都有人提出,可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利用环境公益诉讼来促进被告采取措施、承担民事责任。

      来源:中国政府网2014-12-10

      要求利用限产限排、停产整治、停业关闭、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行政手段;实行黑名单向社会公开等市场手段;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对涉嫌环境犯罪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2014-12-05

      随着中小企业在总数方面的优势及其环境污染的不可忽略性,欧盟愈来愈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了环境履行的相关标准,发布并逐渐完善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来源:长江网2014-12-04

      公众参与公益诉讼史上最厉害的民众监管环保治理不到位最直接危害的就是公民生活。作为平时被企业欺负惯了的环保管理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们,终于成了翻身农奴。...本次环保法修改后不仅对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生态补偿、排污收费、排污许可等环保的一些基本制度做出了规定,且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商都网2014-12-01

      除此之外,此次《通知》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依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

      来源:玉林日报2014-11-29

      亮点三:新主体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新《环保法》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27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六)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24

      此外,还应建立支持公益诉讼的机制,用公益诉讼来监督京津冀一体化中出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三)监管执法一体化在中央的牵头和协调下,建立区域内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生态补偿不能异变为单纯的资金划拨,可转为公益项目和民生改善方面的长效援助。

      来源:经济导报2014-11-21

      在他看来,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相比,放宽了社会组织的公益诉讼起诉条件限制,但也存不足:一是排除了公民的起诉权;二是从最高人民法院新近成立的环境审判庭的职责看,不准备包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来源:太仓日报2014-11-19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两高司法解释这一利刃,完善司法联动机制,发挥综合监管优势,建立重大案件会商会办制,将4件污染案件、1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12

      新环保法实施后,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将有法可依,公益诉讼的增加就需要大量的环境法医从业者。...环境法医是直接为法庭提供法医上的一个证据链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环境公益诉讼将会逐渐增多,对环境法医的需求将增加。

      来源:检察日报2014-11-12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法院依法立案受理了由昆山市环境保护公益联合会对赵某等人提起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昆山市检察院支持起诉。此案成为苏州地区第一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11

      社会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新《环保法》原文: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苏州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