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结果806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12-31

      事实上,10月17日~26日,环保部已制定了 《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12-30

      为确保新法有效落实,使各项条款更具操作性,与其配套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四项实施细则近日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2014-12-22

      此外,环保法修订案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新法还明确提出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按日连续计罚,罚款将上不封顶。向污染宣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来源:华夏时报2014-12-20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将出台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对环保部门和企业提出详细的信息公开要求。执法过程中,还将邀请利益相关方、举报人等一起参与暗查。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要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2-19

      新《环保法》原文: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18

      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按日计罚是新环保法确立的最具威慑力的处罚措施之一,但是,法律的这一原则规定需要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为此,环保部制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草案)》(以下简称按日处罚办法),经过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16

      环保部要求,排查结果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向社会公开,并作为vocs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等的依据。...,也应纳入重点监控名单,限期淘汰相关设备、装置;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非正常工况相关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石家庄环保局2014-12-12

      二是强化环境执法,围绕各项中心工作,做好新《环保法》及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整治、环境信息公开等配套实施细则的贯彻执行,全面强化环保行政执法。...深入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和跟踪问效的后督察措施。充分运用排污收费、行政处罚、查封扣押、挂牌督办等综合手段,推进污染治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完善政法、环保联动执法机制,及时移交环境案件。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08

      10月中旬,《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4项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2014-12-05

      欧盟促进中小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措施及成效注重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1998年6月25日,联合国通过了《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公约》(即奥胡斯公约,下文简称公约)。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01

      此外,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信息公开的要求,每年向社会公开排污许可证发放、监督管理情况。...办法要求,排污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公开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等环境信息;同时,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就办法规定的许可内容如实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在报环保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开

      来源:新华网2014-11-30

      曹立平说,环保部先后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规定,但官方的社会参与渠道还比较有限,缺乏科学有序的引导。通知的出台是以问题为导向。...信息公开、听取公众意见防止群体性事件近年来,什邡等地相继发生了群众抵制和抗议建设项目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来源:新华日报2014-11-28

      7、环境信息公开。全面公开审批的17589个建设项目环评全本、批复全文,发布218条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8、环境执法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环保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制定了《关于建立实施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试行)》和《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和工作小组。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24

      (一)信息公开一体化由于环境信息牵涉诸多地区、多部门,京津冀区域内信息公开的主体之间须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公开信息准确和统一,否则会给社会带来困扰并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来源:经济导报2014-11-21

      日前,作为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六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信息公开与公共参与论坛在青岛举行。环境信息公开可以分散环境监管的风险,化解矛盾,避免邻避现象的发生。

      来源:昆明日报2014-11-11

      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环境信息公开

      来源:齐鲁网2014-11-11

      第6届绿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山东省环境瓶颈解析与突破等一系列专业技术论坛。...环保需求展主要是提炼和发布在污染物高效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资金、信息等需求项目,通过需求项目的集中展示,促进环保技术供需对接。

      来源:新华网2014-11-10

      同时,促进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信息公开,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公布评定结果和违法者名单,让排污大户更多地接受公众监督。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是重庆此轮生态攻坚的一大特点。...在健全环境资源市场上,要求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资源与环境交易所,培育壮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来源:北京日报2014-11-10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权,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评区域限批制度,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机制,环境监测制度,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等制度和政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