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主体”相关结果289

      来源:中国环境2020-07-24

      虽然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已经走过很多年头,但现有的针对生态或环境本身损害救济的法律规范还是多为程序性规范,已有的司法实践仍多以“准用”环境侵权责任实体规则来避免裁判困境。...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在物权编,对物权作出生态环保限制性规定。

      《民法典》环境污染责任条款的法律适用

      来源: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2020-07-07

      ,还包括政府、环保社会组织、检察机关等,分别对应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及司法确认程序、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检察院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被追究污染者付费责任的风险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存在重叠追责的情形

      来源:法制日报2020-06-17

      芜湖经开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部门、公益诉讼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固定损害后果等证据。...之后,该院以被告单位某新公司、被告人李某林等17人犯污染环境罪向芜湖经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检查日报2020-05-22

      巩富文说,目前在诉讼主体、案件范围、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尽相同的情况,不利于法律的集中统一实施,与党中央提出的“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急需进行整合,制定专门的公益诉讼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2020-05-09

      受理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2309件,审结1895件,同比分别上升32.9%、51.4%,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312件,审结248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642件,审结1370件;行政公益诉讼355

      来源:上游新闻2020-05-07

      江苏省高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此判解析提到,此案是工业场地污染引发的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016年4月29日,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中国绿发会对造成污染的三家化工厂提起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修复责任,向公众赔礼道歉,承担原告因本诉讼支出的调查取证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鉴定费

      来源:金华日报2020-04-24

      根据行动方案,我区将工业固体废物日常环境监管作为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重要内容,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实施固体废物违法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全民参与,重拳打击非法倾倒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犯罪行为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2020-04-20

      4.河湖水事关系因水(水量、水质、水电、水运等)而发生的纠纷、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百姓上访、公益诉讼、官方照会等事件的数量、等级、后果等情况。...1.要在法律、政策等层面构建幸福河湖建设多主体结构我国的主体结构有其特色,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大、政

      来源:阳光时代法律观察2020-04-03

      利用公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环保组织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保障公众充分参与环境治理。...指出要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加强舆论监督,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为进曝光;“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

      来源:长城网2020-03-31

      条例第62条规定,鼓励、支持法律规定的主体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条例第79条明确了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负担有关治理费用。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20-03-30

      此外,条例还鼓励、支持法律规定的主体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延伸阅读:《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审议通过 7月1日起施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条例首次明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明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来源:新华社2020-03-03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十三)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行...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

      来源:正义网2020-03-02

      2018年,七台河市两级院开展了医疗废物处置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办理了一批医疗废物处置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案件。...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发现问题后,经过深入调查,向人大部门提出立法建议,并推动地方相关立法。

      来源:环境诉讼研习社2020-02-27

      本案就是因祝家地区的污泥而产生的公益诉讼。印象中,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起社会组织败诉的公益诉讼案件(本案比常州毒地案早)。但判决书在判决生效一年多以后才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另一方面,本案如果不是由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而是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履行法定职责,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目的的实现呢?

      来源:法信2020-02-18

      ——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诉延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环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纠纷案案例要旨:医院未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即将医疗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其监管主体在检察建议前对案涉违法行为未能依法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来源:闽南网2020-01-06

      参照省级经验做法,市财政探索设立市级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对水质跨类别提升的小流域予以资金奖励;二是建立以水污染赔偿补偿机制为主体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计适当的司法程序和渠道,允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使合法环境权益的受害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通过司法途径,既可以弥补环保部门执法手段的不足,又有利于强化水环境治理的法治氛围。

      来源:正义网2020-01-01

      所以,单靠两方主体来实施生态修复,没有司法机关作为后续保障,生态修复工程难以完成。笔者认为,如不涉刑事案件,司法机关可以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介入,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司法保障。...为此,除现在已经试行的先鉴定在诉讼后由败诉方付鉴定费外,未来还可以建立一定层级相关职能部门内设跨区域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用以确定损害数额或生态修复数额。二是生态修复参与主体少,难以满足生态修复需要。

      来源:中新网2019-12-23

      坚持末端惩治,就是要严格执行“四个制度”,即生态环境检测和评价制度、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坚持过程管治,要注重强化“两责任”和发挥“两功能”,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发挥中央督查功能、公众监督功能。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19-12-13

      各级政府及部门职责、单位个人保护义务等内容进行了规范;监督管理共10条,对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网格化监管机制、环境监测网络构建、第三方机构数据造假的监管、污染项目建设管控、重点园区要求、应急排放、举报监督制度、公益诉讼

      来源:《知识-力量》2019-09-05

      生态修复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其直接依据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颁布的《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