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资源环境治理”相关结果108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8-03

      基本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化等制度基本建立,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节约、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更加健全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6-04-20

      从空间治理体系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到六大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八大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都折射出系统的生态环境观,统筹考虑涉及生态资源环境的各要素,统筹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统筹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来源:山西晚报2016-03-28

      按要求,大力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到2020年,组织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恢复流域生态空间,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禁止侵占河道、自然湿地空间,

      来源:北方网2016-03-23

      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十三五出重拳五年实现碧水蓝天在合作、政策、投入的基础上,2015年12月30日,京津冀就环境问题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了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

      来源:半月谈2016-03-02

      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大、经济体量大,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江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平衡好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区域间立法缺乏一致性,这对于跨越区域的大气治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们应将大气、土壤和水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治理,在立法、监管和治理上都要树立整体的概念。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2016-02-29

      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形势的预判,使得我国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临刚刚建成就已然落后的尴尬。...英国等国已提出下一代的污水处理厂将成为水资源中心、能源中心和营养中心等先进理念。从这点上看,概念厂提出诸多目标中首要包含的是要在可持续发展阶段抓紧补课,适应中国资源环境的迫切需求。

      来源:点绿科技微信2016-01-29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地下水监测,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落实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

      来源:解放网2016-01-05

      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主要服务区域涉及江北、镇海、海曙和高教园区等,服务面积近180平方公里,受益居民超过40万,大大提升了城区水资源环境及节能减排能力。...宁波市政府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宁波市城管局发布推进五水共治,提高水环境治理水平相关情况。会上透露,近年来,宁波在生态引水、集约制水、智慧供水、科学排水、文化兴水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节能减排网2015-11-25

      (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0-27

      环保产业对gdp的贡献潜力巨大,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京津冀地区是目前全国水和大气污染最严重,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全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同时,加强现有产业优化升级和环境治理工作,也是提升京津冀发展水平的重大措施。

      来源:江淮时报2015-09-08

      让科技助力生态经济安徽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邱江辉认为加强环境治理,开展生态修复,既是民生工程,更可以蕴育新产业。...从矿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两方面取得双赢,他们认为,以这样的思路进行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环境建设,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科研价值。

      来源:新华网2015-08-24

      同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加之区域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8-13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创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市场体系。

      来源:周周向上微信2015-07-31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调查认为,申城环境治理协同性不强,全市目前有2.6万条(段)河流,其中不少是断头浜,仅靠组织人力打捞水面垃圾,难以根本解决黑臭问题。另外,相关治理主体职责既有重叠又有缺位。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07-31

      降低洪涝灾害保护水土资源环境水土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据悉,过芸溪流域环境治理试点流域范围涉及6个自然村,干流总长约15.1公里,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村庄的治理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形成区域内各要素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提升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7-15

      ,必须从保障我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数量供给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地资源环境安全的目标任务出发,加强土壤和产地环境治理。...当前,全球正面临着土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重大挑战。

      来源:科学出版社2015-06-10

      ,具有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组,2014b)。...十大部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发展改革和经贸部门职能领域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协调 循环经济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资源和能源节约具体职能 综合分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综合规划及国土、资源

      来源:i投资微信2015-02-10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强化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

      来源:21世纪数字报2015-01-04

      三是导致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部门化和碎片化现象突出,如把一系列功能相同或相互联系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其次,在进口政策方面,实施包括资源环境进口关税、免增值税、补贴政策;鼓励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进口等进口替代政策。

      来源:荆楚网2014-10-15

      六要强化环境治理,建立环境风险防范机制,为生态省建设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七要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绿色化建设水平,为生态省建设提供良好人居环境

      相关搜索